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累赘( zhui ) 麂子( jǐ ) 譬如( pì ) 丁卯( mǎo ) 拖tà( 沓 ) qì( 契 )约 竹miè( 篾 ) 颠pèi( 沛 )流离 2.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孔子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B.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头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C.各种稻米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D.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也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解析:C.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该成语与语境不符,它指不愿离开或忘记回去,不能描述句中的腊八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这份倡议书的发起者是全市健身爱好者提出的。 B.这是一幅珍贵的爸爸从杭州带回来的中国画。 C.学生们讲述了暑假里家长参加志愿活动,协助社区人员管护小区。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解析:A.句式杂糅,可去掉“提出的”。B.语序不当,将“爸爸从杭州带回来的”放在“一幅”前面。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的事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 B.《爱莲说》的作者是唐朝的周敦颐,该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莲花的赞颂,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 C.《陋室铭》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D.叶圣陶显然特别重视文风,他提出用语要追求“简洁”。 解析:B.周敦颐是北宋文学家。 5.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B )(2分) 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C.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D.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解析:B.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前。 6.根据原文或提示填空。(7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3)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4)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爱莲说》中所说:“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整本书阅读。(5分) (1)(他)既认识字,又讲理……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似乎看出来,自己并没有惊人的才力,能够作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至少也愿言行一致……因此,在小的事情上他都很注意……(他)的服装是那么淡雅,人是那么活泼大方……在家里呢,处处又是那么清洁,永远是那么安静…… 片段中的“他”是《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1分) (2)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常因为立体多面而令人印象深刻。请结合《海底两万里》中相关情节简要分析尼摩船长的“反差”性格。(4分) 答案示例:尼摩船长一方面正义,富有同情心,如在锡兰采珠场勇救采珠人;但他也有残酷的一面,当“鹦鹉螺号”面对战舰的进攻时,他冷酷无情地摧毁战舰,夺去船员的生命。 8.班级开展“‘漫’话德行”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的部分环节,请你参与。(6分) (1)解读寓意。有同学围绕活动主题画了一幅名为《舍本逐末》的漫画。请你描述漫画内容,并说一说寓意。(4分) 答案示例:内容:画面中太阳下有一棵树,树冠上写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