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 生命与空气 3.4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在空气中含量不多,约占 0.04%。然而,就是这些含量很低的 CO2,对自然界的作用却不可小看。你知道它有哪些重要作用吗?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构成和组成 (1)二氧化碳气体是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CO2。 (2)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CO 本身没有毒性,但CO 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的CO2含量 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CO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CO 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4%~5% 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10%以上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为什么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教室还是应当适时开窗通风? 人呼吸产生CO2,CO 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开窗通风能使教室内空气清新,降低教室内CO 的含量。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对于二氧化碳,你还知道些什么? 1.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它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是怎样的? 2.如图 3-53 所示,向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注意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如图 3-54 所示,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蒸馏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装置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观察一瓶 CO 气体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CO 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通常状况下,CO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向烧杯里缓慢倾倒CO2,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 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一般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倾倒时会在烧杯底部先聚集较多的CO ,使下方蜡烛首先接触到较多的CO2而先熄灭,上方蜡烛后接触到较多的CO2而后熄灭 在一个充满 CO 的软塑料瓶里,迅速倒入少量蒸馏水,立即将瓶塞塞紧振荡,观察现象 塑料瓶变瘪 部分 CO 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瓶子变瘪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CO 有如下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气味 密度(与空气相比) 溶解性 气态 无色 无味 比空气的大 能溶于水 说明 ①CO 的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因此能像倒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倾倒。②通常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 CO ,增大压强可使其溶解得更多。 (2)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CO2能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固体。通常把固体 CO 叫做“干冰”,干冰易升华吸热。 CO2 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CO 溶于水的过程中,CO 以分子形式存在,属于物理变化;CO 与水反应生成H2CO3,属于化学变化。 1.如图 3-55,取 2 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及图 3-54 中变扁的瓶中液体。然后,分别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 2支试管中液体颜色的变化。 这说明 _____。 2.用酒精灯加热颜色呈红色的那支试 管,颜色如何变化? _____。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1 实验2 实验 步骤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及前面活 动中变扁的瓶中液体,然后,分别滴加少量紫 色石蕊试液,观察2支试管中液体颜色的变化 用酒精灯加热颜 色呈红色的那支 试管,观察液体 颜色的变化 实验 现象 滴入蒸馏水中的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 变扁瓶中液体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红色的石蕊试液 重新变为紫色 化学方 程式 (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操作 把CO 通入澄清石灰水[Ca(OH) 水溶液]中 实验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分析 CO 与Ca(OH) 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物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