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5924

2.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共82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2046298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外力,作用,地表,形态,课件,82张
  • cover
(课件网)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新课标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第2节课时2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标呈现】 1.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标解读】 【综合思维】 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外力作用的表现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人地协调观】通过对相关地理事实(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的讨论,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辩证看待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行为,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开展模拟实验或野外考察活动,认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在地貌中的表现形式,提升地理实践力。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胡玢《庐山桑落洲》 导入新课 从诗文中你可以看出来桑落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1 目 录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2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CONTENTS 3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3 视频丨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点击播放视频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内力作用下地表形态的“本来面貌”,因为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塑造。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 风化 搬运 堆积 侵蚀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有流水、风、冰川等。 风化侵蚀的产物,经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河流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01 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生物风化 化学风化 风化分类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导致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 岩石中水的冻融也会对岩石起到破坏作用,裂隙中的冰冻作用犹如一把凿石利斧,也称为冰劈作用。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 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 例如,岩石中含铁的矿物受到水和空气作用,氧化成红褐色的氧化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分布在各地的丹霞地貌。 广东韶关丹霞山 化学风化 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 例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结合成碳酸,能溶蚀石灰岩。常见于我国云贵高原、广西桂林的喀斯特地貌。 蓝天白云下的桂林象鼻山 化学风化 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对母岩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如根劈作用),也有生物化学作用(如植物、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 生物风化 植物根系生长撑开岩石裂隙 生物风化 四川乐山大佛 1.风化作用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风化作用深受气候影响,温度越高,湿度越大, 风化作用越强。 2.哪些地区物理风化比较强烈? 冰冻地带:冰劈作用,基本无化学风化; 干旱、半干旱区: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 作用微弱。 3.哪些地区化学风化比较强烈? 温暖潮湿区:化学风化显著,生物风化发育; 炎热潮湿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强烈、彻底。 1.风化壳的厚度与哪些条件有关? 风化壳的厚度取决于气候、地形、构造等许多因素。 2.哪些地区的风化壳比较厚? 为什么? 一般来说,在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构造活动比较稳定的地区,风化作用较强,剥蚀作用较弱,风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