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 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唐·孙思邈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 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屠呦呦(1930年- ),女,药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于1930 年生于浙江宁波,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走近屠哟哟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走近屠哟哟 2011年,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2017年,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人物荣誉 朗读课文,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精髓 赠予 秘鲁 疟疾 呼吁 相悖 浸渍 砒霜 症候 发掘 活血化瘀 朗读课文,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精髓( suǐ ) 赠予( zèng ) 秘鲁( bì ) 疟疾(nüè ) 呼吁(yù )相悖( bèi ) 浸渍( zì ) 砒霜( pī ) 症候( zhèng hòu ) 发掘( jué ) 活血化瘀( yū ) 屠呦呦是如何回顾青蒿素从发现到使用的整个过程的? 请认真阅读文章,标画出重要的信息。 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青蒿素的发现和使用。 ①从1955年开始中草药的研究。 ②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 ③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④1972年命名青蒿素。 ⑤1973年秋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⑥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⑦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推荐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⑧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 文本研读 1.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① 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 ② 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③ 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 研读“引言(获奖感言)”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文研读】 文中说“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请对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 【明确】句子使用了类比的方法。作者以青蒿素的发现和人们熟知的奎宁的发现进行类比,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医药学,突出了中医对人类的贡献,并引出下文对中医作用的介绍和国际合作的呼吁。 研读“引言(获奖感言)”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 2.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① 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② 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 ③ 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研读“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部分,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文研读】 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发展与超越 问题: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明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