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9637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检测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987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解析,学生,测试题,同步,学年
    / 让教学更有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土地改革同步检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大生产运动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土地改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3.1950年6月,刘少奇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据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发动“大跃进”运动 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下图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获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 ) A. 土地国有变为地主所有 B. 土地国有变为农民所有 C. 农民所有变为国家所有 D. 地主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5.比较法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共同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解放祖国全境 B. 变革土地制度 C. 巩固新生政权 D. 促进改革开放 6.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1952年湖南山区新建了塘坝两万多处,修复塘坝四十多万处。辽宁金县三十里保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这段材料反映了() A.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B.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土地改革使全国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D. 土地改革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7.20世纪50年代初期,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A. B. C. D. 8.“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A. 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 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 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 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10.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1.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②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