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4105

20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 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4738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语文,初中,2024,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未选择的路 在漫漫人生征途上,我们常常会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抉择。每一个选择都像是踏上一条独特的道路,而那些未被选择的路,总在心底留下一抹神秘的遐想。美国诗人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就以细腻笔触,将这一普遍却又深刻的人生体验凝于诗篇之中。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探寻在路的分岔处,蕴含着怎样关于选择、遗憾与未知的哲思。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把握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情感。 理解诗歌象征的写作手法,把握文章主旨。 1 2 3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著名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入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代表作有诗集《波士顿以北》《山间低地》《新罕布什尔》,诗歌《白桦树》《修墙》等。 本诗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卷网-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这首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1912年,弗罗斯特已经38岁了,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本来平静安稳的教书生活,选择了不可预知的诗歌创作的道路。这首诗便暗示了诗人这次重要的人生选择。 伫立 涉足 延绵 人很少到的地方。 人迹罕至 萋萋 幽寂 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长时间地站着。 zhù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qī 幽静寂寞。 绵延;延续不断。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第1节:伫立路口,思索选择 第2节:做出决定,选择荒路 第3节:选择之后,满腹怅惘 第4节:多年之后,回顾叹息 未选择的路 梳理每节的内容。 ①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②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③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④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⑤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⑥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1.找出诗中描写“路”的关键句子。 2.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这是象征的写作手法。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象征 比喻 是一种谋篇立意的写作手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 一般要统摄全篇 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补充: 诗中的“路”象征着:人生之路,即事业和前途。 “荒草”象征着:探索人生,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艰苦、曲折、坎坷。 “足迹”象征着:探索人生之路的不懈追求、不懈奋斗。 “落叶”象征着:在探索和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失败、挫折、坎坷。 小组讨论:这首诗你还能找到其它使用象征手法的词句吗?试着说一说。 3.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应该清醒而理智地知道:不能同时涉足,要作出正确选择。(有取有舍,有舍才有得)。 4.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诗人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一条延绵不尽的路,已无缘踏足那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