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9 木兰诗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在古代男权社会形态里,女性想成就一番事业很是艰难;成就一番事业还能被后人千百年来高度认可的更是屈指可数。但有一位女英雄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她就是: 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被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的花木兰。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它辑录了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其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必备 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 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最初指乐府这一机构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为“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历代文人合称为“乐府双璧”。 文学常识 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 南北朝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征兵现象屡见不鲜,人们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北朝人豪迈淳朴,长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这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几经文人加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创作背景 1.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 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2.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初读:晓畅诗意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对着门织布。 只。 叹息声。 翻译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思虑、思量。 想的是什么。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指父亲。 市,买。 军中的文告。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点明木兰“叹息”的原因。 设问修辞手法,强调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心和为国出战的决心。 资料卡片 ◎府兵制:朝廷将一部分民户划为“府户”(军户),免其“租调”(人口税),但军户必须世世代代服兵役,当朝廷需要士兵上战场时,每户要出一名男丁应召出征。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不可以逃役。 为什么木兰一定要替父从军呢?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早晨。 胡人的战马。 只 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写木兰紧张地准备。 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神速、军情紧迫。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资料卡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 ———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 互文 修辞手法: 烟笼寒水月笼沙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