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1099

3.2 《蜀相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5272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杜 甫 (1)交代写作对象: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封为武乡侯。 (2)表达敬佩缅怀之情: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说明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 (3)点明题材:咏史怀古诗 解题 712—770年,字 ,自称 ,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代表作:“三吏” “三别”。 三吏: 三别: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 。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 ,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简介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诗史” “诗圣”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律诗中登峰造极之作”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三吏” “三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 ,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 ,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 ,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史 《秋兴八首》 《登高》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民生疾苦 忧国忧民 自然景物 杜甫简介 “沉郁顿挫” 沉郁:情感深沉蕴藉; 顿挫:语言刚劲、 音调铿锵、章法多变。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怀古事———抒今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内容/感情: 对古人:仰慕先贤之敬意,先贤失意之痛惜 对自己:建功立业之渴望,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年老体衰、功业无成之感慨…… 对国家对时代:昔盛今衰之感慨,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淫逸之批判,重蹈覆辙之告诫,人民疾苦之同情 对自然: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虚实结合、衬托、借景抒情…… 咏史怀古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八句四联 颔颈对仗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二四六分明 蜀 相(七律) 吟咏诗韵 吟咏诗韵 思考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明确:叹惋感伤。 思考2: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杜甫游武侯祠的所见所感。 壹 题目是“蜀相”,为何首句用“丞相”? 贰 “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柏森森)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叁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亲切,表达了杜甫的崇敬仰慕之情。 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体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和缅怀。 ①环境上: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②时间上: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 ③情感上:用松柏的万古长青衬托诸葛亮的伟大和不朽。 文本赏析 文本赏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思考: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1.解释含义 准确表明该字在诗中的含义 2.描述景象 结合诗歌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意境 3.分析手法 分析该句运用的表达技巧 4.阐明作用 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突出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炼字题答题步骤 文本赏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思考: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参考答案】“自”是“独自”的意思,“空”是“白白地”的意思。青草翠绿映照台阶,却无人光顾;隔叶黄鹂叫声婉转动听,却无人倾听。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渲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