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5542

7.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71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饱和溶液,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 1. 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 稀溶液 B. 在温度和溶剂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 浓溶液 D. 在温度和溶剂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 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 加入水 B. 加入硝酸钾固体 C. 加热该溶液 D. 将该溶液放入冰箱 3. (2023·衡阳)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改变条件可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 B. 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 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固体 D.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 第5题 5. 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 g、25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 (2) 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6. 60 ℃时,将106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下列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m(溶质)∶m(溶液)=53∶103 B. 升温后(水的质量不变),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可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 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7.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 加入氢氧化钙、② 升高温度、③ 降低温度、④ 加入水、⑤ 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8. 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  ) A. 一定增大 B. 可能不变 C. 一定减小 D. 一定不变 第9题 9. (2023·陕西改编)试管内盛有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着一个小木块,如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 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减弱 C. 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10. 一定温度下,把1 g熟石灰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过滤后得到滤液。下列关于滤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它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B. 它是浓溶液 C. 将滤液加热,加热后的滤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D. 它是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 11. 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 ℃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 A. 降温到10 ℃,有A固体析出 B. 蒸发掉10 g水,有A固体析出 C. 加热到30 ℃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 D. 20 ℃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固体,溶液质量不变 12. 在20 ℃时,向质量均为50 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质量/g 55 60 65 67 67 (1) 实验3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3    实验4    实验5。(填“>”“<”或“=”) (3) 所得溶液为20 ℃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的是实验    (填序号),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实验    (填序号),判断依据是 。 (4) 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5) 在实验4中若不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