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中的内容,它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的核心内容,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数学关系,强调“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求解验证”的思维过程。且教材注重关键词(如“至少”“不超过”)的转化及解的合理性检验,突出数学生活化与建模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具备初步代数思维,但首次系统接触不等式应用,易混淆等式与不等式的逻辑差异,尤其在处理不等号方向变化(如乘负数)、隐含条件提取(如整数解、非负性)时存在困难,需通过生活化案例(如路线选择)降低抽象性,激发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并求解、验证解的合理性。 2.经历“实际问题→抽象建模→求解检验”的全过程,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3.体会数学在决策优化中的作用,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四、重点难点 重点: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模型。 难点:隐含条件的挖掘(如边界值处理)、解集的实际意义检验(如整数解取舍)。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问答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或3) 2.去括号(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3.移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4.合并同类项 5.化系数为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或3) 二、新知探究 【思考】 一个人坐着时,不宜提举过重的重物,以免受伤.若小明坐着时,最多只能提举4.5kg的重物,现桌上有两本各重1.2kg的画册和一批每本重0.4kg的记事本.如果小明想坐着搬动这两本画册和一些记事本,他最多只能搬动多少本记事本 问题1:题目中有哪些关键信息,你能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不等量关系吗? 问题2:你能根据你找到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吗? 问题3:你能解出你所列出的不等式吗?你能根据你的解集给出最后的答案吗? 分析:最多只能提举4.5kg的重物画册的总重量+记事本的总重量≤4.5kg. 两本各重1.2kg的画册和一批每本重0.4kg的记事本1.2×2+0.4×记事本的数量≤4.5kg. 解:设小明最多能搬动x本记事本, 由题意得1.2×2+0.4×x≤ 4. 5. 解得 x≤5. 25. ∵记事本的数目必须是整数, ∴x的最大值为5. 答:小明最多只能搬动5本记事本. 注意:解不等式的过程在草稿本上进行 三、例题探究 例1 一种电子琴的进价为每台1800元,如果商店按标价的八折出售所得利润不低于售价的10%,那么每台电子琴的标价至少是多少元 问题1:题目中有哪些关键信息,你能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不等量关系吗? 问题2:什么是利润,售价和标价有什么关系? 问题3:应该设什么为未知数?你能根据你找到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吗? 问题4:你能解出你所列出的不等式吗?你能根据你的解集给出最后的答案吗? 分析:所得利润不低于售价的10%售价-进价≥售价的10% 进价为每台1800元且按标价的八折出售80%×标价-1800≥10%× 80%×标价 解:设每台电子琴的标价为x元,那么售出一台电子琴所得的利润不低于(10%×80%x)元. 根据题意,得80%x-1800≥10%× 80%x. 解这个不等式,得x≥ 2500. 答:每台电子琴的标价至少是2500元. 例2 为增强自身体魄,小华等几名同学只要条件允许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去登山,一般是上午7点出发,到达山顶后休息2h,下午不超过4点回到出发点,如果他们去时的平均速度是3km/h,回来时的平均速度是4km/h,他们最远能登上哪座山顶?(图中7km,8km,11km,13km表示出发点到山顶的路程). 问题1:题目中有哪些关键信息,你能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不等量关系吗? 问题2:时间与速度有什么关系?应该设什么为未知数?你能根据你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