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4954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62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
  • cover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学贯穿于中国整个的传统学术史,因而经学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学 术思维方式,并因此造就国人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最 大的特征就体现在———它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模式,它是一种追求事物各种关联的思维方 式,这种思维方式追求对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影响、渗透和整合,这种思维方式明 显地有别于西方那种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逻辑见长的思维方式。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以阴阳相对、五行相生相克等的基本理论,以“太极——— 两仪———四象———八卦”的思维定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等“天人 合一”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它充分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 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的整体。《周易》的重整体、重系统、重关系的这种宇宙观和 思维方式对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周易》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国人善 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来考虑问 题。中医就是这一思维模式最经典的代表。中医对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施治的出发点不仅是 把人体看作是由各部分器官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且把人看作大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关联体。 中医认为,只有从人的全体出发,把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病才能达到标本 兼治的疗效。中国的学术是由经学孕育而衍生 的,经学的整体思维模式孕育出中国学术思维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研究中国学问的人都知道“文史不分家”这句名言。在中国学者的眼中,文学和史学是互相渗透的,互相关联的,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把它们人为地分割开来,就不可能取得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上 文提到的中医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经学研究本身则更能说明问题。 在传统的经学研究中, 文、史、哲、经济、政治这些在西方学术中有着严格分野的学科是整合在一起的,它给人 的感觉是一种浑沌的模糊,但是,恰恰是这种浑沌给了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感悟,恰 恰是这种模糊使我们有可能进入事物的本源, 掌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西学东渐, 明晰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带给我们的是明快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它使研究的方法趋于简 洁和便于运用,因而很快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中国特色的整体研究被遗弃,甚至被 当作落后的思想方法而受到批评。更严重的是,由于西学学科分类的思维方式借重西方文 明的学术霸权对中国学术的压迫,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学术思维赖以生存的土壤,又从学 理上加速了经学的衰亡。其实,思维方式是无所 谓优劣之分的。我们并不否认西学学科分类的科学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它也是有弊病的。 而它的弊病恰恰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加以弥补。 所以,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把自己的长处丢掉。 (摘编自朱杰人 《经学与中国的学术思维方式》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是受经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并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一种 独特的思维形式,经学因此贯穿于中国整个的传统学术史。 B.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是一种追求事物各种关联的,追求对不同质的事物之间 的联系、影响、渗透和整合的整体的思维方式。 C.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有别于西方那种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逻辑 见长的思维方式,但两者思维方式又可相互补充。 D.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与《周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 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的整体的思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