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0304

21 《庄子》二则 对比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1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庄子,二则,对比,阅读,答案
  • cover
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翼若垂天之云 C.是日更定矣 是谓大同 D.怒而飞 一怒而诸侯惧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存在的文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 B.使老有所终 女有归(词类活用) C.选贤与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通假) D.南冥者,天池也 天下为公(表判断)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 B.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目标和动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他最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期盼的愿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大同社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C.甲文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依赖的东西。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乙文中孔子阐述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在写法上,甲乙两文都大量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其中甲文极富想象力,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瑰丽,行文汪洋恣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文言文阅读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二则)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表承接) B.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在) D.子之不知鱼之乐(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