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玩 偶 之 家(节选) ——— 易卜生 (挪 威) 素养目标 1.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 及人物和剧情。 2.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鉴赏主要人物形 象,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并领悟娜拉出 走的原因。 3.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 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 义。 目 录 课前预习 品读探究 走进作者 题目解说 整体感知 探究出走 写作背景 资料链接 戏剧冲突 戏剧语言 作家作品 易卜生(1828-1906)世纪后半期挪威著名的戏剧家。1828年3月,生于挪威希恩小镇的一个富足家庭。1936年,父亲破产。迫于生计,16岁时经由父亲安排,到一家小药店当学徒。工作之余,自学希腊文。1848年至1849年期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凯替莱恩》。1850年,研读古典文学。1906年5月23日逝世。 主要作品:《彼尔·京特》《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海达·加布勒》《野鸭》当我们死而复醒时》等。 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易卜生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写《玩偶之家》这个剧本的热情。挪威强大的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题目解说 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中妇女没有独立自主地位的社会现实。 《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该剧共三幕,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 资料链接 阮克大夫———海尔茂和娜拉家的老朋友,娜拉的爱慕者 克丽丝蒂纳·林丹太太———娜拉的同学,丧夫孀居 尼尔·柯洛克斯泰———银行职员,海尔茂的同事 安娜·玛丽———保姆 海伦娜———女佣 《玩偶之家》主要人物 托伐·海尔茂———娜拉的丈夫 娜拉———海尔茂的妻子 前情回顾 第一幕圣诞节前,海尔茂即将升职为银行经理。娜拉兴高采烈地买来圣诞树等,准备过圣诞节。娜拉与丈夫讨论开销闲聊时,林丹太太来访。林丹太太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娜拉欣然答应让丈夫帮忙。柯洛克斯泰造访,因为海尔茂升职后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请娜拉帮忙让她丈夫不要解雇自己。娜拉拒绝,柯洛克斯泰便威胁娜拉,会将她几年前因丈夫患重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自己借钱的事告诉海尔茂。 前情回顾 第二幕圣诞节,林丹太太在娜拉家帮她整理参加舞会的衣服。海尔茂家的老友阮克医生来了。阮克医生一直爱着娜拉,他病重将死,向娜拉表达了爱慕之意。柯洛克斯泰赶到又一次威胁娜拉,二人谈判最终破裂,柯洛克斯泰便将事先写好的信放进海尔茂家的信箱。柯洛克斯泰早年爱恋林丹太太,林丹太太决定为了帮助娜拉摆脱困境,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 第三幕林丹太太找到柯洛克斯泰,经过一番谈话后,林丹太太表示可以接受柯洛克斯泰并嫁给他。柯洛克斯泰决定放弃威胁娜拉,“努力做好人”。娜拉被丈夫从舞会上拉回家。林丹太太告诉娜拉不用怕柯洛克斯泰,但要把事情的实情告诉丈夫。林丹太太告辞,海尔茂送她…… 整体感知 全剧始终围绕着一条线索展开情节,即海尔茂和娜拉如何对待之前的一张借据,这一线索对推动主人公夫妻关系的发展和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读、理清文脉 1、请结合课文注释中《玩偶之家》的主要情节的介绍,补充下面空缺处。 整体感知 海尔茂没看信之前对娜拉百般宠爱。 海尔茂看过信后,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名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