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 课题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唯物史观:了解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背景;列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通过本课整体学习,感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初步理解重要历史人物在相应历史阶段所起到的主导作用。通过资料培养学生敢于立论的创新品质和利用论据论证观点的思辨方法。 2.时空观念:通过金缕玉衣,汉代耧车、五铢钱 、西汉形势图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和历史实证素养。 3.历史解释:知道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4.史料实证: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延续,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5.家国情怀:初步感知“大一统”概念,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解能力。学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培养学生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 教学 重点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 难点 评价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理解及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学习 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一、视频导入 播放观看视频《少年天子》 教师引导: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想一想少年皇帝刘彻是如何统治一个庞大的国家,他在治理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波折?让我们学习本课内容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入课题。 二、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自学) 1、汉武帝继位后,国家面临哪些问题?(地方、思想、经济、军事) 2、汉武帝分别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大一统。 3、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和影响。 4、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导学提纲上的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落实基础知识。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互助探究一、“推恩令”的实施 看视频《螺丝历史》结合课本,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执掌政权。在武帝即位之初,他面临着怎样的局面呢? 1.根据下面两幅图,结合材料说一说汉武帝即位初面临哪些政治问题?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化解了危机? 材料一: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势力,诸侯王拥有重兵,在管辖的地盘内自行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等。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材料二:(豪强地主) “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史料呈现使学生明白汉初王国问题的严重性,使学生明确王国问题解决的必要性,进而对推恩令和刺史制度继续详细阐述,配合相关视频、史料和图片,加深学生对本目的理解。 答案提示: 1.面临的问题: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 过渡:推行“推恩令”与建立刺史制度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了。但是这时候汉武帝还是有烦恼,因为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活跃,总是给皇帝出难题。为了利于统治,汉武帝又采取什么措施呢。 互助探究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看视频、材料结合课本,迅速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针对初登基帝位的汉武帝刘彻,反对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面临问题解决措施意义(作用)思想 【合作探究】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