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3500

第19课 登勃朗峰 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6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9课,登勃,朗峰,练习题,答案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9课登勃朗峰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目睹(dǔ) 沟壑(hè) 隧道(suí) 巉峻(chán) B.蔓延(màn) 霓裳(ní) 打嗝(gé) 颠簸(diān) C.拾级(shí) 穹顶(qiòng) 皑皑(ái) 顷刻(qǐng) D.焦炙(zhì) 俯瞰(kàn) 翌日(lì) 辚辚(lín)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络绎不绝  物有所值  美不胜收  巍峨壮观 B.交相晖映  瞬息万变  色彩斑斓  轻歌曼舞 C.一如既往  腾空而起  纷至踏来  扬尘远去 D.名副其实  非他莫属  信守诺言  合颜悦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相比于_____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 高山流水 别有用心 珠光宝气 相辅相成 B.相映成趣 高山流水 别具匠心 花枝招展 因地制宜 C.相映成趣 耳熟能详 别具匠心 珠光宝气 相辅相成 D.此起彼伏 耳熟能详 别有用心 花枝招展 因地制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 B. 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 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D.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 ,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     。    。    。    。 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 ②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③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 ④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⑤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A.③⑤②①④ B.②③①⑤④ C.②④①③⑤ D.④③⑤①②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出于作者对那些人可以乘车的嫉妒心理。 B.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总是爬不完。 C.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慨。 D.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8.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登山运动”社团,请你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社团活动吧。 (1)【登山常识】“登山”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你知道这项运动分为哪几种吗? (2) 【文艺修养】请写出两句与登山有关的古诗,并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