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教学设计 课题 闰年平年我知道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义务教育版五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进一步结合典型问题,运用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用算法解决问题需要提取问题的关键因素,确定解决问题的相关因素,忽略非必要因素,清晰地认识问题、准确地描述问题,可以结合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分解方法,通过分析问题的已知信息、求解目标、条件关系来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围绕闰年和平年的判断展开,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体验多分支结构的应用,感受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学生将了解算法的输入、判断处理中的条件以及输出。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主要围绕闰年和平年的判断展开,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体验多分支结构的应用,感受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2.计算思维:进一步认识算法的分支结构,学会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关键因素、确定判断条件,知道判断条件对算法执行结果的影响。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学习身边的算法,体会算法的特征,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适应在线学习环境。4.信息社会责任:了解加密算法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意义,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重点 利用多分支结构判断闰年平年。 难点 多分支结构中判断处理的条件和输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判断某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吗 学生认真聆听、讨论。 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讲授新课 一、认识判断闰年的规则播放闰年介绍的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并对世纪闰年和非世纪闰年进行解释。如果一个年份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 如果一个年份能够被400整除,那么这一年也是闰年。 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把判断闰年的条件组合在一起,用自然语言描述。1.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 2.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00整除,那么这一年也是闰年。 3.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这一年就是平年。用流程图描述。观察分支结构和判断条件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等阶段。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 在第9课的移位密码算法中,添加判断条件:“如果明文中出现非字母符号,则保持原样输出。”请补充流程图,使算法在移位输出字母的同时可以原样输出其他符号。 课堂小结 1.分支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判断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2.分支结构的判断条件以及条件之间的关系要准确描述,执行路径才能正确。3.分支结构使得算法有了选择性,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4.现实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场合都存在分支结构的应用。 板书 一、认识判断闰年的规则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新知导入 2 议一议 3 想一想 4 学一学 5 练一练 6 课堂总结 7 作业布置 8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体验多分支结构的应用,感受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知道算法的输入、判断处理中的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