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5928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共29张PPT)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6746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2024,统编,历史,初中
  • cover
(课件网)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十七课 课件 时空观念 统一 分裂 黄巾起义 200 官渡之战 184 东汉末年 军阀割据 208 赤壁之战 为曹操统一 北方打下基础 229 孙权称帝 266 西晋建立 三国鼎立 局部统一 1.了解西晋建立及统一的基本史事,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时空观念) 2.知道八王之乱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并能够从内外角度认识西晋速亡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基本史事,知道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表 数据来源《三国志》、《续汉书》 魏 蜀 吴 说一说: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可能是哪个政权? 目录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北方各族的内迁 壹 贰 叁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壹 263 魏 蜀 吴 266 280 魏 魏 吴 西晋 西晋 吴 西晋 西晋 西晋 魏灭蜀 乐不思蜀 西晋建立 三国尽归司马 背景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日益衰落; (2)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 (1)时间: 266年 (2)都城: 洛阳 (3)君主: 司马炎 皇帝还是自己当着好! 西晋 洛阳 “三国尽归司马氏” 魏 建立 探究:阅读下面历史地图及史料,思考西晋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是时(指西晋建立之初),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晋书·食货志》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贰 西晋的统治 相关史事 西晋时,世家大族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达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更华丽的步障。 时朝廷宽弛,豪右放恣,交私请托,朝野溷淆。—《晋书·傅咸传》 [译文]当时朝廷政治宽松,豪强大族放纵恣事,暗中勾结以私事相托,朝野混乱。 (1)西晋格外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允许他们占有大量土地,给予很高的官位。 (2)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崇拜金钱之风盛行,唯利是图 (3)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西晋的统治 (4)晋惠帝昏庸无能。 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材料: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晋书·惠帝纪》 诸王手握重兵,势力日益强大 时 期 目 的 影响 人 物 历 时 晋惠帝时期 八个宗室亲王 争夺中央政权 十几年(291—306年) ①给北方造成巨大灾难。②严重削弱西晋的国力,是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③逃亡南方的人口数以万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八王之乱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阅读课本100页,归纳八王之乱后中国的状况?导致了什么结果? 成汉、汉两个割据政权出现,与西晋并立 统一王朝分裂的开始 表明经过八王之乱的内耗,统治者已经无力制止分裂 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想一想 西晋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 政治上,西晋所封皇室诸王在地方具有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威胁朝廷中央集权。 经济上,由于政治动荡,八王之乱破坏生产所需安定局面,人口锐减。 民族关系上,西晋的民族政策激发了内迁各族的反抗。上述矛盾都冲击着西晋王朝的统治。 316年,西晋灭亡 思考:西晋为何会短命而亡?从中应当吸取怎样的教训? 266年 立 国 280年 统 一 316年 灭 亡 统治腐败,奢侈腐化,追求享乐,金钱至上。 晋惠帝昏庸无能,八王之乱导致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