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9470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525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答案,练习题,同步,一册,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气压值排序为(  )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乙>甲>丙>丁 2.此时,图中M处最终吹(  ) A.正北风 B.正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4.有关大气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影响风向 D.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作用 5.北半球一架飞机在高空从东向西飞行,它的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则此时的境况是(  ) A.飞机在顺风飞行 B.飞机在逆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2024河南济源高一期中]山区与平原之间,有时也出现山谷风特征,如北京某气象观测站对邻近区域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据此完成第6~7题。 6.北京该气象观测站所在区域的地形分布是(  ) A.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区 B.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区 C.东部为山区,西部为平原 D.北部为山区,南部为平原 7.出现“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当天,该区域(  ) A.为阴雨天气 B.夏季风强劲 C.为晴朗天气 D.冬季风强劲 8.图1示意某地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图2示意城区与郊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在下图中用实线绘制出高空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注气压值高低),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判断M、N为城市的是  ,该处气温比郊区   。 (3)比较甲图中①———四地气压大小关系:        。 (4)若在P地建设一座化工厂,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吹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10.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风塔”底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辐合上升 B.辐合下沉 C.辐散上升 D.辐散下沉 1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珠穆朗玛峰北坡曾被国外探险者们视为“死亡的路线”,中国人达成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壮举。绒布河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该河谷从珠穆朗玛峰往北海拔急剧下降,直到6 500米以下坡度才逐渐变缓。海拔5 400—7 500米,几乎全为冰川覆盖。科考队在绒布寺附近多次进行探空观测,发现绒布河谷离地面1 000米以下多盛行下山风,人们称之为“冰川风”。图1示意绒布河谷及其绒布寺的位置,图2示意绒布河谷南北向地形剖面。据此完成第13~14题。 图1 图2 13.“冰川风”形成的地理原理为(  ) A.大气的削弱作用 B.大气的保温作用 C.大气的温室效应 D.大气的热力环流 14.绒布河谷“冰川风”的风向多是(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