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五届初中生学科素养测评(竞赛)试卷 1.(2024八下·浙江竞赛)如图表示目镜10×、物镜为4×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当把目镜改为5×、物镜改为40×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变为完整的( ) A.45个 B.9个 C.2个 D.1个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少,视野内细胞数目越多。 【解答】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5×、物镜改为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5×40)÷(10×4)=5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五分之一,因此一共看到了1个细胞。 故答案为:D。 2.(2024八下·浙江竞赛)如表中的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状态(S.C.M为简单培养基,U,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其中细菌不能合成的物质是( ) 培养基 生长状态 S.C.M - S.C.M+U+X - S.C.M+X+Y + S.C.M+X+Z - S.C.M+U+Y + S.C.M+U+Z - A.U B.X C.Y D.Z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物,其中有些是各种微生物都必需的,大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特殊营养要求配制的培养基,称选择培养基. 【解答】比较细菌能够生长的培养基的添加物,凡添加了物质Y的培养基,细菌都能生长,反之则不能生长,说明物质Y是细菌不能合成的。 故答案为:C。 3.(2024八下·浙江竞赛)氧-18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示踪原子,用仪器可以观测到它在化学变化中的行踪。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含有氧元素。在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含氧-18)中,加入ag带标记氧-18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硫酸铜中的氧元素全部为氧-18),经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带标记氧-18的硫酸根离子,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溶液中含有带标记氧-18的硫酸根离子,说明无水硫酸铜粉末能在饱和溶液中继续溶解; B.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可以作为无水硫酸铜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 C.蓝色晶体比白色粉末的质量大是因为形成了结晶水合物,增加的质量等于结晶水的质量; D.在整个过程中,同时发生了溶解、结晶和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晶体与非晶体 【解析】【分析】无水硫酸铜的特性是极易吸水,故放入后会吸收溶液中的水分而使原来饱和的溶液析出溶质,此溶质也会带出结晶水,最终的结果是溶液依旧饱和,析出的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且是放入的硫酸铜晶体与析出的硫酸铜的晶体共同组成. 【解答】 A、在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含氧 - 18)中,加入ag带标记氧 - 18 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后,溶液中含有带标记氧 - 18 的硫酸根离子,这表明无水硫酸铜粉末在饱和溶液中发生了溶解过程,使得带标记氧 - 18 的硫酸根离子进入溶液中,该选项合理。 B、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当它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五水硫酸铜蓝色晶体,所以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可以作为无水硫酸铜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该选项合理。 C、蓝色晶体比白色粉末质量大,不仅是因为形成了结晶水合物,增加了结晶水的质量,还因为部分无水硫酸铜溶解进入溶液中,导致蓝色晶体质量大于原来无水硫酸铜粉末质量加上结晶水的质量,该选项不合理。 D、在整个过程中,无水硫酸铜粉末溶解,溶液中出现带标记氧 - 18 的硫酸根离子,这是溶解过程;同时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由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在溶解和反应过程中,也会有溶质结晶析出,所以同时发生了溶解、结晶和化学变化,该选项合理。 故答案为: C。 4.(2024八下·浙江竞赛)某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