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在良渚的一些富有的大墓中,既有葬具(棺椁),又有大量的随葬品,最多可达一百八十多件,与那些墓坑仅能容身、毫无随葬品的小墓形成鲜明的对比,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 )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生产力水平低下 C.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D.社会分工十分鲜明 2.据学者研究,西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3.如图所示为出土于春秋晚期的牺尊,牛首的形象相当写实,双目炯炯有神,在牛鼻子上设有一个套环。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铁器得到普遍的使用 B.耕牛可能被用于农业生产 C.家庭手工业十分发达 D.礼乐制度在贵族中很盛行 4.如表所示为孔子和墨子有关“礼”的思想的介绍。这说明当时( ) 孔子 对春秋后期出现的礼崩乐坏感到痛心疾首,所以他一边对种种违礼的现象大加抨击,一边提出了“复孔”的政治主张 墨子 “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他主张通过“兼爱”“非攻”把礼的思想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来 A.儒墨两家思想一致 B.社会现实受到关注 C.礼仪传统完全丢失 D.民众负担日益沉重 5.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 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 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6.有人评价秦始皇“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主要是基于他( ) A.奠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制度框架 B.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C.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D.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7.《汉书·严助传》:“上令助(武帝近臣)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汉书·霍光金日碑传》:“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汉武帝身边的郎官,后又升为诸曹、侍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西汉( ) A.宰相议政职能加强 B.尊儒尚法的执政观念正逐步形成 C.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D.党派斗争使汉治国渐趋理性务实 8.如表所示为某位统治者在位时期所推行的统治措施。由此可以推断,该统治者是( ) 类别 主要措施 政治方面 削弱三公地位,提升尚书台地位;释放奴婢,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 经济方面 丈量全国土地,核查户口数量 文化方面 大力复兴儒学,积极修建太学 A.汉高祖刘邦 B.光武帝刘秀 C.汉文帝刘恒 D.汉武帝刘彻 9.公元322年,东晋权臣王敦以“清君侧”为由,自武昌起兵。晋元帝遣使谓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晋元帝希望王敦切勿擅自行事,以免破坏“共天下”之局面。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 A.地方豪强的专横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外戚专权的形成 D.士族势力的强大 10.在唐初官修的史书中建立十六国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的君主,都没有“本纪”的待遇,他们被专门另立“载记”,而拓跋鲜卑建立的魏国却被正式承认为中国正统之一,与继承了晋朝法统的南朝享有同等地位。北魏取得这一史学地位主要得益于其( ) A.实行了汉化改革 B.实现了南朝政权互动 C.统一了黄河流域 D.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11.唐太宗在位时期,鼓励寡妇再嫁,对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当奖励;将婚姻及人口增加的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考核指标,作为升降参考。这些举措意在(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