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3858

12.为人民服务 课件+配套教案+视频资料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5次 大小:196974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为人民服务,课件,配套,教案,视频资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彻、迁”9个生字,会写“革命、解放”17个词语。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掌握多音字的用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意义。 学习议论文的写作特点,理解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展开的论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学习张思德等革命先辈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2.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相关图片、视频(如“阅兵式”视频、张思德事迹视频)。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张思德及毛泽东的生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掌握多音字的用法。 2.了解课文背景,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3.感悟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课时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论点。 难点:理解课文背景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①视频导入:播放“阅兵式”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军人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 ②提问导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吗?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在其追悼会上作这样的演讲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为人民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铺垫。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入课文主题。 2.基础知识学习,了解时代背景 ①认识张思德:介绍张思德的生平事迹(1915—1944),四川仪陇县人,1933年12月参加红军,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洞突然塌方而牺牲,牺牲时年仅29岁。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人物事迹,帮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突出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②作者简介: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及主要作品:(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作品:《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诗词作品:《长征》《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背景,强调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③了解背景:讲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说明毛泽东演讲的针对性和重要性,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④字词学习 字词通关: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指导多音字的用法。 认读词语:通过认读、解释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