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 习检 测 1937年7月7日 1939年9月 1941年4月 1941年12月 1942年1月 1943年2月 1943年7月 1944年6月 1945年2月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1931年9月18日 性质: 9月2日 七七 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德国突袭波兰,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 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 意大利投降 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奠定战后世界格局 二战结束 胜利关键: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九一八事变,揭开二战序幕 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时间轴 世界格局之变:两极格局形成(冷战) 资本主义之变:欧洲联合、美国发展、日本崛起 社会主义之变:一国到多国与挫折(苏联解体) 亚非拉国家之变: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 北约组织进一步逼近俄罗斯国境线 “冷战”“北约组织”? 第16课 冷 战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Cold War(1947-1991) 一、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1947-1991),以美、苏为 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如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排除直接交战但有局部热战) 二、冷战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任务1:分析下列材料,概括美苏冷战的原因 维护国家安全 推行霸权主义 vs 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三、冷战的表现 任务2:阅读课文,填充时间轴上重要历史事件。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5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提出 柏林危机 “北约”成立 “东德”和“西德”建立 “ 华 约 ” 成 立 1946年3月 丘吉尔: “铁幕演说” 揭开冷战的序幕 丘吉尔认为,欧洲已经被一道“铁幕”分为两部分,“铁幕”以西是资本主义世界,“铁幕”以东是社会主义世界。 p75 1、材料中,杜鲁门所说的“自由国家”指什么?“极权政体”代指什么? “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 “极权政体”代指苏联及跟随的社会主义国家 杜鲁门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 《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 《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这项政策的实质,有何影响? 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称霸世界 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