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5106

2.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34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5899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ppt,34张,文化,哲学,世界
  • cover
(课件网)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课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 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 与价值选择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之哲学部分框架体系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呢? 本框就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方面,说明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人的意识)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物质世界) 物质性 物质性 是物质的 依赖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 整个世界 5月8日,经过近月制动,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此次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行李”。与嫦娥五号任务相比,嫦娥六号的轨道设计面临着独有的难题。为确保嫦娥六号“走好每一步”,轨道设计团队基于嫦娥五号任务轨道方案的成功经验,围绕适应和匹配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的特点与需求,对方案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优化和升级,形成了一套更为优化和完善的无人地月往返飞行任务轨道方案,探测器在环月轨道上的飞行方向与月球自转方向相反。 嫦娥六号携带的“行李”,是不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 (唯一特性) (可知性) (客观性) 物 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物质现象 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嫦娥六号携带的“行李”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灭 可以被改造, 有生有灭 物 质 物质具体形态 具体表现 抽象概括 个性 具体 个别 共性 抽象 一般 比如: 嫦娥六号、 法国氡气探测仪、 原子、 正电子 甲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 乙同学说:一切物质都是有生有灭的。 哲学 你认同谁的观点? 比较 哲学上的物质 物质具体形态 区 别 联 系 除了共性之外(客观实在性) 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 物 质 物质具体形态 具体表现 抽象概括 个性、具体 个别 共性、抽象 一般 注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物质≠所有具体物质形态之和 (比如:桌子、原子、正电子) 物质VS 物质具体形态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区别 内涵 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的东西 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实性 外延 地位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 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部分具有的特点,是多变的、易逝的 联系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 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和意识现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如:马克思主义思想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VS客观存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