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02章 核心考点突破 (杭州期中)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阳离子、⑧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 ; (2)带正电的微粒有 ; (3)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 。 【答案】(1)①②④;(2)③⑥⑦;(3)③⑤。 【解答】解:(1)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是分子、原子、中子; (2)带正电的微粒有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练1.1 (温州期中)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史料一中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 。 (2)根据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甲所示。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用图甲中的字母表示)段曲线: (3)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B.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C.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D.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4)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入,如图乙是现代氢原子的结构模型图,其中“●”、“〇”和“ ”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请你依据氢原子的结构模型,绘制锂﹣7原子的结构模型图 (至少表示出其中的3点信息)。 【答案】(1)原子对外不显电性;(2)BCD;(3)BC;(4)见解答图。 【解答】解:(1)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原子中含有带负电的电子,所以可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 (2)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故BCD段曲线符合题意; (3)A、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认为原子是西瓜式模型,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没有推翻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故A错误; B、汤姆生、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故B正确; C、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故C正确; D、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在当时被认为是正确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发现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也不全对,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但并没有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完美的境界,故D错误。 (4)由锂﹣7可知其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核外有3个电子,其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练1.2 (杭州期中)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C60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C60这种物质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答案】单质;分子;化学。 【解答】解: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碳分子,所以由分子构成,属于单质,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