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7168

5.2我们一起来制造教学设计——【新教材·新考法】2025浙教版科学七下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87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学,教版,2025,新考法,教材,我们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我们一起来制造》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5.2我们一起来制造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理解金属、塑料、陶瓷制品的制造原理和技术;知晓不同材料制品的特性与制造工艺的关联;认识到各类制品制造技术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制品制造过程,培养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对比不同材料制品的制造差异,体会科学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 3.探究实践:观察制品制造的图片和资料,探究制造技术背后的科学知识;参与讨论,锻炼信息收集和表达能力。 4.态度责任:感受制造技术的魅力,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塑料制品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金属、塑料、陶瓷制品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塑料的分类及塑料制品制造技术;陶瓷器的制造步骤和特性。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制造技术的原理,如金属成型技术中的塑性变形原理;掌握陶器和瓷器特性差异与原料、烧制工艺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刷牙的场景,提问:“每天刷牙时用到的杯子、牙刷,还有水龙头里流出的水,这些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环顾四周,金属、陶瓷、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物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 由此引出本节课 “我们一起来制造” 的主题。 (二)新课内容(35分钟) 1.金属制品的制造: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的图片,像铁锅、导线、金属螺丝、金属水杯、合金门窗、汽车轮毂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金属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接着,讲解金属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成型技术与铸造技术。以不锈钢盘的制造过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利用的科学知识和采用的技术。 在讲解成型技术时,教师详细介绍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等多种方式,并依次展示铁轨、铝合金窗、铜丝、马蹄铁、车架等金属制品是如何通过相应成型技术制造出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对于铸造技术,教师讲解其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待金属凝固后移除模具得到所需产品的技术,同时介绍砂型铸造、低压铸造等不同铸造方法,并说明铸造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发展,如我国超大型智能压铸单元推动汽车压铸零部件向大型化、集成化发展。 2.塑料制品的制造:教师介绍塑料是由石油工业副产品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同时展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相关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结合生活实例,阐述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可能造成的影响。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接着,教师讲解塑料制品的制造技术,如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在讲解每种技术时,展示相应的工艺流程图片,并详细解释其操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 3.陶瓷器的制造:教师介绍陶器和瓷器的制造工艺存在紧密关联,讲解陶土和瓷土在成分上的区别,以及焙烧温度对成品的影响。通过展示新石器时代的鹰形陶鼎、唐代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北宋的汝窑无纹水仙盆、元代的鬼谷子下山大罐、明代的白瓷渡海观音、明代的斗彩鸡缸杯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陶瓷器图片,让学生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然后,教师详细讲解陶瓷器的制造步骤,包括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及烧制,强调每个步骤的作用和重要性。比如,揉泥是为了排空泥料中的气泡,避免坯体在干燥烧制时破裂变形;施釉可以使陶瓷更实用、美观等。 最后,介绍陶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如制造日用餐具、卫生器具、建筑瓷砖,以及在微电子、机械、汽车、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5分钟) 课堂尾声,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塑料、陶瓷制品的制造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