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第3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清晰理解 100 以内数的组成,准确说出几十几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明确 10 个十是 100 以及数位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 100 以内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教学难点】 从直观到抽象理解数的组成和数位概念。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之前已经有了 20 以内数的认识基础,对“十”和“一”有了初步感知,但对于 100 以内较大数的认识和理解仍存在一定困难。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直观操作和具 体情境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核心素养】 在本节课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通过操作小棒、计数器等活动,学生直观感知数的组 成,发展直观想象素养,建立清晰的数的概念,增强数感。从具体的小棒到抽象的数位、计数 单位理解,锻炼数学抽象能力。在分析数的组成、解决相关问题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提升 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借助课堂练习和实际应用,强化数学运算素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 值 。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 / 6 ———数小棒,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数学王国,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小棒朋友等着我 们去和它们做游戏呢!在出发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要数出 30 根小棒,你们打算怎么 数呀? 生 1:我可以一根一根地数。 生 2:我可以两根两根地数。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那有没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 30 根小棒呢? 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停顿片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0 以内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讲授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小棒操作和师生互动,让学生逐步理解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 以及数位的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进一步理 解几十几的组成,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情境图 数出 30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1. 教学例题 4 师:(展示小棒图片)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的想法,一个小朋友说每 10 根放在一起,另 一个说每 10 根捆成 1 捆。大家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呀? 生:这样能很快知道有多少根。 师:非常棒!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捆一捆。(教师示范捆小棒)10 根小棒捆成 1 捆,这 1 捆 就表示 1 个十。那 2 捆是几个十呀? 生:2 个十。 2 / 6 师:对啦,2 个十就是 20。现在请大家动手捆出 3 捆小棒,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动手操作) 师:谁能告诉老师,3 捆小棒是多少根? 生:30 根。 师:那 30 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呢? 生:3 个十。 师:没错,3 个十就是 30。(板书:3 个十是 30)大家再想一想,1 捆是 10 根,那 10 捆是多 少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展示 10 捆小棒图片) 生:100 根。 师:非常好!10 个十就是 100。(板书:10 个十是 1 个百)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 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板书:数位顺序)那百位上的 1 表示什么呀? 生:1 个百。 师:大家都很聪明!现在我们知道了 100 以内数的一些秘密啦。 2. 教学例题 5 师:(展示例题 5 小棒图)小朋友们,我们接着来看这些小棒,这里有几捆小棒和几根单独的 小棒呀? 生:6 捆小棒和 8 根小棒。 师:那谁能快速地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生:68 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6 捆就是 60 根,再加上 8 根,就是 6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