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69546

22 太空一日 课件 (共27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0144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太空,一日,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作者:杨利伟 太空一日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人们时刻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这一类的神话传说。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界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兴奋又紧张的太空一日吧。 素养目标 识记生字词,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心理或行为举动。 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学习作者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严谨科学的态度,激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整体感知 01 作者介绍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特级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写作背景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地面。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明确读音 弧( )   炽热( )   轮廓( )    模拟( )   遨游( ) 无虞( ) 严谨( ) 稠密( ) 舷窗( ) 概率( ) 俯瞰( ) 屏息( ) 烧灼( ) 五脏六腑( ) 千钧重负( ) 耐人寻味( ) 惊心动魄( ) hú chì kuò mó nǐ áo yú jǐn chóu xián lǜ kàn bǐnɡ zhuó fǔ jūn nài pò 字词积累 【烧灼】 【瞬间】 【稠密】 【严谨】 【无虞】 烧、烫,使受伤。 形容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 又多又密;数量多,密度大。 严密谨慎。 不用忧虑。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屏息凝神】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梳理结构 这一天,短暂又漫长。掩卷沉思,你对杨利伟的哪些经历印象深刻?那么你知道全文按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吗? 事情发展顺序: 火箭升空 太空飞行 返回地球 探究文本 02 探究文本 思考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意外 26秒的共振 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 本末倒置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 神秘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 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 抛伞开伞震动很大 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探究文本 思考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自由朗读文章,找出能够体现杨利伟作为一个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的句子。 ①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②从载人航天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道弧。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当时痛苦的感受。 ———眼见为实。 ③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 ———当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