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1122

第2课《回延安》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69960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回延安,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一支“信天游” 的诞生 ———《回延安》 情境导入 我校开展“我爱我校”校园歌曲创作大赛,小语提议,模仿八下课文《回延安》创作一首“信天游”《回校园》。 任务一 查阅资料, 了解“信天游”体裁 ①错落有致的诗行———通常为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节奏自由; ②浓郁的陕北风情———陕北风物、方言口语; ③多样的表现手法; ④浓烈直白的情感。 任务二 梳理文脉, 撷取个性化歌词 (一)本诗名为《回延安》,作者从“回”字落笔,写他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请通读全诗,选择精练的动词,为每一章节拟小标题。并说说你拟定的依据。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一头扑在亲人———… 例:第一节 我读到了作者回到延安,又见延安景物,与亲人们团聚的场景。我为第一节拟定的小标题为:回延安。 回延安 忆延安 话延安 看延安 颂延安 (二)在诗歌当中,作者是怎样通过歌词为我们展现“个性化”的延安的?请根据提示进行圈点勾画,分组进行归纳提炼。 【第一组】延安的人如何?(穿着、语言、性格……) 【第二组】延安的景物如何?(地标建筑、地域特色景物……) 【第三组】找一找延安的红色基因。 身着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口说独特的延安方言; 老爷爷、团支书、系主任…… 亲切热情、淳朴善良 陕北特色 白窗纸 红窗花 小米饭 糜子 谷 米酒 油馍 木炭火 土炕 土窑洞 红红火火、欣欣向荣的生活 宝塔山 杜甫川 柳林铺 延河 二十里铺 杨家岭 枣园 黄土 黄河 地标建筑 陕北壮景 一条条街道 一座座楼房 一盏盏点灯 一排排绿树 建设新貌 鸡毛信 保卫延安 宝塔山 延河 杨家岭 枣园 赤卫军 红领巾 青年团 红色基因、革命传统 作者为何能将延安的景象写得如此生动? 资料链接: 诗人1940-1945年在延安学习生活了五年,对陕北民歌极其熟悉和热爱,他曾到当地群众家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信天游”民歌,研究这种民歌的特点。《回延安》这首诗就是贺敬之先生仿照“信天游”的民歌形式,再通过艺术性地创造而写成的。 任务三 以读为媒, 体验多层次情感 《回延安》承载了作者对延安的深沉情感,请你回到诗歌中找出蕴含着浓烈情感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说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深情。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满怀激动地读,重读动词。读出诗人重回延安,压抑不住的激动心情。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读出对延安人民的感恩之情。 团支书又领进系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读出对革命后继有人、革命香火绵延不绝的喜悦之情。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读出对延安人民的感恩之情。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读出对“延安精神”得到继承与发扬的赞美,读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坚定,满怀豪情 激动 感恩 喜悦 赞颂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资料链接: 1956年3月,离开延安已经十年的贺敬之,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造林大会,这是他1945年离开延安之后,第一次重回延安,他的心情格外激动,一路上看不够、听不够,觉得有一肚子话想说想唱。离别延安前,要举行一个联欢会,需要他出一个节目,他觉得用信天游的曲调最适合表达自己这几天来的心情感受,于是“一边流泪,一边哼唱,一边记录”,连夜创作出了这篇经典之作。 任务四 分类品析, 学习多样化抒情 (一)作为一首“信天游”,《回延安》中的情感直白而浓烈,让我们再次以饱满的激情齐读诗歌中的直接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