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3380

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5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36719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55张,PPT,统编,高中
    (课件网) 齐桓晋文之事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第一部分: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复习巩固 三部分内容回顾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3.不识有诸? 无道:没有谈论。 是以:“以是”,因此。 无传:没有流传。 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过桓文之事。 何如:如何。 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识:知道、懂得、认识。 诸:之乎。 点拨疏通 第一部分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5.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7.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异:对……感到奇怪。 以……为……:认为…… 这真是什么心理呢? 宜:应该。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应该的。 所以:……的原因。 合于王:倒装句,于王合,和王道仁政合拍。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第一部分 点拨疏通 8.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独:“却”。 为:是。 明:视力。 见:表被动。 9.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折枝:折肢,对长辈弯腰作揖。 老1:意动用法,尊奉。 老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长辈。 幼1:爱抚。 天下可运于掌: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第一部分 幼2:孩子。 点拨疏通 以及:将它推及到…… 1.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吾何快于是:倒装句,吾于是何快。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 将以:用来。将:拿,用。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点拨疏通 第二部分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以,用来。我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殆有甚焉:恐怕比这还严重呢。 点拨疏通 第二部分 5.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辟:开辟。朝:使……朝见。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 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犹缘木求鱼:就像爬上树去找鱼一样。 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尽心尽力地干,之后必有灾祸。 1.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2.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惛:不明白,糊涂。 明以教我:明确地教导我。 及陷于罪:等到(他们)犯了罪。 第三部分 点拨疏通 辅吾志:帮助我实现志向。 罔民:陷害百姓。 从而刑之:接着就对他们加以处罚。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赡:足。 盍:何不。 本:根本,指实行王道。 庠序:古代地方学校。 “颁”:通“斑”,颁白—鬓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负戴:用背驮着东西、用头顶着东西。 第三部分 点拨疏通 奚暇:哪里还顾得上。 孝悌:善侍父母,敬爱兄长。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5.古之遗爱也。《左传·子产论政宽猛》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诗经 静女》 词义归纳 爱 (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恩惠) (隐蔽,躲藏) 形声字。从心。本义:亲爱,喜爱。 明  (明亮) 一词多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