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第一课时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文心雕龙》 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海军处长金泊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情境导入 《左传》简介 1.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 2.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 3.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左传》的文字价值 了解《左传》 史书体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时代背景 秦晋之好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 时代背景 秦 晋 围 郑 形 势 图 氾南 时代背景 朗读课文 1.听读音频,标注读音。 2.自由朗读,读准句读。 初读课文 无能为( )也矣 共( )其乏困 秦伯说( ),与郑人盟 夫( )晋,何厌之有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wéi fú gōng yuè fú fán zhuì quē 秦军氾( )南 若不阙( )秦 夜缒( )而出 失其所与,不知( ) 使杞( )子、逢( )孙戍之 zhì qǐ páng 重点字音 1.疏通文意 2.积累字词 3.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疏通文意 再读课文 先自己结合注解疏通,标注疑难词句,后小组讨论解决。 通假字 已,通 “矣”,了。 共,通 “供”,供给、供应。 厌,通 “餍”,满足。 说,通“悦”,高兴。 知,通 “智”,明智,聪明。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 4.秦伯说,与郑人盟 5.失其所与,不知 重点词句 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邻之厚,君之薄也 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重点词句 词类活用 即东封郑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因人之力而敝之 共其乏困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对已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