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4114

12《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32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一年级下册12《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的散文诗、童话。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多彩的夏日,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小动物们在荷叶的庇佑下或安静休憩,或愉快玩耍……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一学段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有这样的表述: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教学中也要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有意识地积累词语。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夏天并不陌生,它是能够给孩子带去最多欢乐时光的季节,本单元的内容,很容易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联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初步具备了借助拼音读诗歌和短文的能力,学生可以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夏天的美好,进一步建构起对夏天更丰富的认知。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词语积累量和理解水平有限,如果出现童真童趣体会不深的情况,在教学中需在理解和读出情趣上下功夫。因此我充分利用情境化、游戏化、生活化等方式,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使教学更贴近孩子们的心理。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语言运用:读好有叠词的句子,读好对话,根据句式特点,尝试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横折弯”,指导书写“朵”和“机”字。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摇篮”等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式特点,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感受夏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贴、AI动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荷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荷塘,齐读课题。看,圆圆的荷叶上站着许多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小火车开起来,从哪开,从你开。同学们真了不起,让小火车顺畅地开起来了,现在我们就坐着小火车去荷塘吧。 二、回顾课文,边读边悟 任务一:走进荷塘,再见小伙伴 孩子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荷叶都吸引来了哪些小伙伴?(指粉笔) 预设:荷叶吸引来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板贴) 追问:这些小伙伴为什么喜欢荷叶呢? 预设:因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很漂亮。 教师:圆圆的,绿绿的。荷塘好美呀,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个小导游,它是谁?(小蜜蜂导游)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做好知识的衔接。通过AI设计蜜蜂导游这个角色,创设“夏日荷塘奇妙之旅”的情境,勾学生继续赏玩荷塘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即生”。) 任务二:深入荷塘,探究学习 1.小蜜蜂导游发布学习任务(播放视频)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深度畅游小荷塘,请大家自由朗读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水珠和小蜻蜓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2.探访小水珠 (1)小水珠说了什么? 预设: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教师: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摇篮。(板贴:摇篮) 教师:什么是摇篮? 预设:摇篮是小宝宝住的床,可以摇晃。 师:看,这就是摇篮,可以左右摇动,跟着老师一起左摇摇,右摇摇,摇摇篮要用手,所以摇是提手旁,读词语。 (2)小水珠做了什么? 预设: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小眼睛。(板贴:躺、眨)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