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6788

第2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 (第3课时)(课件 20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0次 大小:136539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节,我们,起来,制造,3课时,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我们一起来制造(第3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以下关于陶与瓷的区别,正确的有( ) ①原料不同:陶器,粘土、砂土;瓷器,高岭土; ②烧制温度:陶器低,瓷器温度要求高; ③硬度:陶器低,瓷器高; ④吸水性:陶器有吸水性,瓷器密实不透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手工制陶工艺中,下列工序是在窑炉里完成的是( ) A.烧结 B.混合 C.成型 D.干燥 3.陶瓷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A.陶土→揉泥→成型→高温烧制→装饰 B.陶土→揉泥→装饰→成型→高温烧制 C.陶土→揉泥→成型→装饰→高温烧制 D.陶士→揉泥→高温烧制→装饰→成型 4.制造陶瓷器时,要进行“揉泥”。其主要目的是( ) A.排空泥料中的气泡 B.使陶土变得更细腻些 C.使陶土韧性更好些 D.使陶土不那么松散 5.烧制陶器的温度与烧制瓷器的温度相比( ) A.烧制陶器的温度较高 B.烧制瓷器的温度较高 C.烧制陶器和瓷器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确定 6.陶瓷制作中,适用于制作大型器皿的成型方法是下列方法中的( ) A.手工拉坯 B.泥条盘筑 C.压模成型 D.轮制成型 7.陶瓷的烧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A.干燥 B.预热 C.高温烧制 D.冷却 8.陶瓷是三大硅酸盐材料之一,与水泥、玻璃材料一样,三者都是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 通过不同的工艺制备成各种成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下列关于陶和瓷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陶器的高岭土原料分布广泛,其烧制条件和要求 较低,故出现得更早 B.图示两种陶瓷器皿一般采用拉坏成型技术,再经自然 晾干后烧制而成 C.陶器和瓷器的色泽不同,主要是由烧制温度决定的 D.制坏前进行揉泥的目的是增加其黏性,以减少于燥炼制时的破裂变形 9.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其主要产地是唐代明州余姚上林湖(今浙江省宁波市 慈溪市上林湖)一带,因五代时划归越州而得名“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 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下图为瓯窑制作的主要工 序,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碎石和泥 B.塑型晾干 C.绘画纹饰 D.入窑烧制 核心素养提升 10.陶瓷器制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制造过程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 烧制等主要步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揉泥阶段的目的是 。 (2)在泥揉妥之后即可开始制坯,依据最终的器型做出大致的坯体。下列是常见的制坯 工艺,其中属于艺术品创作的工艺有 (填序号,下同),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 的工艺有 。 ①手工制坯:通过手工揉捏陶土或瓷土,将其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②拉坯:将陶土放在转盘上,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逐渐拉伸出所需的形状 ③压坯:通过挤压机将陶土挤压成所需的形状 ④注射成型:将陶土注人模具中,通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形成所需的形状 ⑤模制(模具)成型:使用特制的模具来制作陶瓷坏体 (3)坯体成型后需进行干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对于保证陶瓷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不当的干燥方法可能导致坯体开裂、变形等问题,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和性能。下 列干燥方法中,可行的是 。 ①自然风干或自然晾干 ②提高环境温度进行加热干燥 ③利用热风对坯体进行烘干 ④利用辐射热对坯体进行干燥 (4)烧制陶瓷的窑炉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要炼制精美的成品,需要精准控制温 度和烧制时间。上述四种窑中,较容易控制温度的是 。 11.我们日常所用的物品都是用金属、陶瓷、塑料等不同材料制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无论是金属制品还是陶瓷、塑料制品,制作工艺中都必须采用各种成型技术 B.常用铝铜等金属制造导线是由其导电性能、机械性能、耐腐蚀性、环保、成本等多种 因素决定的 C.注射成型技术常用于生产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