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2 守护生命 教学设计 课题 2守护生命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激那些守护我们生命的人,通过观察图片、讨论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对周围环境和社会角色的理解。课程鼓励学生认识各种职业的重要性,如消防员、警察、医生等,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贡献。结合实践活动,学生将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些角色的尊敬和感谢。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克服表达上的挑战,教师将采用互动教学法,包括小组讨论和实物展示,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创作。 2022新课标要求 1、培养学生的社会感知能力,通过探讨和描绘生命守护者的形象,增强学生对社会角色与责任的理解,将艺术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促进全面发展。2、强调动手实践,鼓励学生观察和表达生命守护者的工作场景,通过艺术创作体验尊重与感激的乐趣,激发个性化表达。3、学习生命守护者主题创作,理解这些职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和敬仰这些角色,并在创作中体现创新与传承精神。4、运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丰富教学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创造力及合作能力。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培养学生识别和欣赏生命守护者在社会中所展现的美,提升其观察与感知能力。2、艺术表现:通过多种艺术形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对守护者的敬意与感谢,发展艺术表现力。3、创意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实现个性化创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4、文化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职业的文化价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认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对身边的职业角色充满兴趣。本课通过《守护生命的人》主题,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这些社会角色。学生已有基本的绘画和手工技能,但需要进一步指导如何运用艺术表达感激与敬意。教学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对他人的尊重。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那些守护生命的职业角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激之情。 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有效地表达对这些角色的感激与敬意,提升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纸张、彩色笔、画笔、颜料,以及用于手工制作的剪刀和黏土等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播放视频)消防员英勇展身手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救援队员就是我们的英雄! 观看视频, 了解英勇的消防员。 让学生消防员工作的辛苦。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小组讨论,说一说守护我们生命的人有哪些。(出示图片)逆行·第一组(中国画)(局部)2017年李玉旺中国美术馆藏小组讨论,说一说守护我们生命的人有哪些。消防员叔叔:他们特别勇敢!哪里着火了,他们就会马上开着消防车去救火,还会救人,保护我们的家和学校。警察叔叔阿姨:他们每天都在路上保护我们,抓坏人,还会帮我们找路,让我们安全回家。医生和护士:如果我们生病了或者受伤了,他们会帮我们治病,打针吃药,让我们快点好起来。救援队的叔叔阿姨:如果哪里发生了地震或者洪水,他们会马上赶去救人,还会送食物和水,帮助大家。二、认一认你知道这些安全标识吗?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各类警示标识当心高温表面:这个牌子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很烫,不能摸,不然会烫到手,好疼的!小心路滑:这个牌子说地上可能很滑,走路要慢一点,不然会摔倒,摔倒了会疼的。当心触电:这个牌子说电很危险,不能乱摸插座和电线,不然会被电到,好吓人!注意信号灯:这个牌子说要看红绿灯,红灯要停下,绿灯才能走,不然会被车撞到,很危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