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7783

2.《孔雀东南飞》课件(共110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2783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孔雀东南飞,课件,11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孔雀 东南飞 并序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了解的古代爱情悲剧,自由发言。 这些爱情悲剧都有一个共同点:批判封建礼教对自由爱情的戕害。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了解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有情人是如何被拆散的!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掌握汉乐府的相关知识,了解《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偏义复词,掌握其他文言知识点。 3、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4、掌握《孔雀东南飞》的表现手法:叙事与抒情的密切结合,曲折而完整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托物起兴的开头,铺陈排比的描写手法,浪漫主义的神话结尾。 作者简介 徐陵 (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有口才。梁时,官东宫学士,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职,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徐陵 (507———583) 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其后又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本诗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 释 题 汉乐府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敕勒歌》《木兰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 ①西汉时:原指西汉武帝刘彻始设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及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作乐之用。 ②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称“歌谣”)也叫“乐府”。 ③唐代:撇开音乐,注重诗的社会内容,成为一种新乐府。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未入乐,但自名为乐府。这里的“乐府”实际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④宋元后:有称词、曲为乐府的。 机关名称 新体诗名称 批判现实的 讽刺诗 词曲 汉乐府民歌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杂言体和五言体居多 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 常用铺排和比兴 反映现实的广阔和深刻 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 语言朴素生动 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汉乐府民歌的特征 诗经 离骚 孔雀东南飞 1.语言形式 2.表现手法 3.表达方式 4.思想内容 古体诗比较 四言 现实主义 叙事抒情 社会生活 杂言 浪漫主义 抒情诗 忧国之情 五言 现实、浪漫 叙事诗 爱情悲剧 汉乐府民歌的特征 拓 展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诗 古体诗 四、五、七言古诗 杂言古诗 《诗经》 《楚辞》 乐府诗 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 近体诗 律诗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12句) 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词 宋词 按照字数分 小令、中调、长调 按照风格分 豪放、婉约 曲 元曲 散曲 小令、套数 杂剧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等清规戒律。本篇所涉及的问题很深、很广,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突出地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在本篇中,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的体现者,直接制造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 另外,汉朝时,社会并不特别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妇女丧偶或离婚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