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9015

10《在人民报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5548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联读 聆听历史回音,担当时代使命 历史上有这样两位伟人,列宁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整个文明世界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两位伟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今天我们将通过他们的两篇演讲词,去感受两位革命导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习他们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 导入:两位思想家,一对好朋友 1.梳理两篇文章的内容,感受演讲词的内容特点。 2.梳理两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感受演讲词的结构特点。 3.赏析两篇文章的精彩语句,感受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4.感受两位伟人的崇高使命感,树立当代青年的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篇目 文体 解读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演讲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悼词 悼词是演讲词的一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悼词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开头述其哀(悲痛): (2)主体赞其功(敬仰): (3)结尾颂其德(悼念): 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一: 1848年革命发生于欧洲,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1848年第一场革命于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几乎全欧洲。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再度掀起高潮。无产阶级革命反抗专制制度取得一点成绩,打开一点缺口,比如工人争取普选权、十小时工作制法案等,为工人阶级争取了一点权益。1848年革命之后,工人阶级所有的党组织和党的机关报刊都被暴力的铁腕所摧毁。 材料二: 在马克思度过了大半生的英国,他的死却没有引起多大注意。《泰晤士报》的讣告仅有一段文字,而且行行都有谬误,比如说马克思“出生在科隆”“20岁时移居法国”,等等。当时只有一家报纸提到了马克思可能会留名后世,这家报纸写道:《资本论》虽未完成,但它未来会对各阶层中关注社会问题的人士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3 月17日,马克思的遗体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一个偏僻的角落下葬,同他的妻子燕妮埋在一起。参加这位伟人葬礼的只 有11个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了解写作背景 【任务一】这次演讲的主旨是什么?演说的时间、背景、场合、对象分别是什么?这篇演讲词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 【任务二】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为何从1848年革命谈起?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任务三】为什么说“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探究题】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任务四】如何理解这篇演讲词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是否有应该重新审视的方面? 【任务一】第一段中,恩格斯为什么不直接说马克思逝世,而说他“停止思想”“睡着了”?运用了什么手法? 【任务二】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若有,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任务三】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却在演讲中先评价他作为“科学家”的一面,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演讲的结构? 【探究题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任务四】第8段交代了哪几种对待马克思的态度?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任务五】请结合文章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任务一】作为一篇演讲词,《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着重阐述了哪些观点?行文逻辑是怎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