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1168

2.1.3 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64828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1.3,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3份
    第3课时 卤代烃的性质和制备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卤代烃的官能团及其转化角度,认识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的特点和规律。2.了解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某些卤代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卤代烃及其性质 1.卤代烃的概念和官能团 (1)概念 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    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2)官能团 卤代烃分子中一定存在的官能团是   ,一卤代烃可简单表示为R—X(X=F、Cl、Br、I)。饱和一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1X(n≥1)。 2.卤代烃的分类 卤代烃 3.卤代烃的命名 卤代烃的命名一般用系统命名法,与烃类的命名相似,选择含卤素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卤某烃”,编号以距卤素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书写时,应将烃基写在卤素原子前面,并指明卤素原子的位置。例如: 、、 、、。 4.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5.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1 溴丙烷为例) (1)化学性质预测 (2)1 溴丙烷的取代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①中溶液    ; ②中有机层厚度减小; ④中有         生成 实验解释 1 溴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生成了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反应,也称    反应 (3)1 溴丙烷的消去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水洗后,使酸性KMnO4溶液    实验可知: 1 溴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时,分子中的溴原子与β H结合成溴化氢分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卤代烃在常温下均为液态或固态,均不溶于水 (  ) (2)卤代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C、H和卤素 (  ) (3)1 溴丙烷是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 (  ) (4)1 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时,断裂C—Br和 C—H两种共价键 (  ) (5)在1 溴丙烷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 (6)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取代(水解)反应(  ) 1.将少量溴乙烷滴入硝酸银溶液中,能否生成浅黄色的溴化银沉淀?为什么? 2.下列卤代烃:①CH3Cl、②、③、④、⑤、⑥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且只生成一种烯烃的是   ;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烯烃不止一种的是    ;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炔烃的是    。 3.如何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方法 R—X 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目的:①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AgNO3反应生成的棕黑色Ag2O沉淀干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②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1.在卤代烃R—CH2—CH2—X 中化学键如图所示(①为 C—X ,②③为C—H,④为C—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C.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丁属于芳香烃 B.向四种物质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并共热,反应后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C.将四种物质分别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中共热,反应后加入稀硝酸至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D.乙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两种烯烃 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对比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卤代烃结构特点 一般是1个碳原子上只有1个—X β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 反应实质 ,—X被羟基取代 反应条件 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强碱的醇溶液,加热 反应特点 碳骨架不变,官能团由—X变成—OH,无其他副反应 碳骨架不变,官能团由—X变成或—C≡C—,生成不饱和键,可能有其他副反应 主要产物 醇 烯烃或炔烃 二、卤代烃的制备及应用 1.制备卤代烃的方法 (1)烷烃取代法:CH4+Cl2                 。 (2)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