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4104

部编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345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 cover
红岭大鹏华侨中学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检测 一、材料题(共16道题,每题3分,共48分) 1.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使人们期待与追求的民主共和理想一再化为泡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材料叙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 A.背景 B.内容 C.意义 D.表现 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提到:“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近代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3.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此次实验”的矛头直指( ) A.军阀混战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专制政体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下面所列著名文章所为“时”“事”在于( ) 1915年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1917年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争议》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A.呼吁维新变法 B.弘扬民主与科学 C.阐发抗日救亡 D.宣传马克思主义 5.“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是胡适写下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中的诗句。它直接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抨击旧道德 B.提倡民主 C.提倡科学 D.文学革命 6.有人说,《新青年》杂志较早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了“五四”新文化和爱国运动《民报》较早地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材料表明《新青年》《民报》( ) A.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介绍了陈独秀的理论主张 C.表达了要求民主和进步的愿望 D.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 7.与辛亥革命相比,在反封建方面,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号召民众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C.积极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猛烈抨击了封建道德礼教 8.如果对1840—1919年的中国历史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描述,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曲折里奋进 B.自大显无知 C.民族的悲歌 D.屈辱中探索 9.20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宣言》最能体现( ) A.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B.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D.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10.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一“群众运动” (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 D.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11.观察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共诛卖国贼》,该漫画主要揭示出五四运动时期( ) 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卖国贼”,右下侧三只鸟附文分别为“商界”“学界”和“工界”。 A.革命力量逐步走向联合 B.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C.实业救国思潮渐趋兴起 D.社会主要矛盾根本改变 12.中国共产党各地的早期组织创办了众多启发觉悟的刊物,如创刊于上海的《劳动界》,用短小、通俗的文章和生动的事例揭露中外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通过此类刊物,我们可以研究(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的开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北伐战争的胜利 13.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