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二轮复习】研习句式明语法,诵读篇章感文心———文言文升级打怪 【第一章节】 文言文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2024届高考考情 2024高考文言文特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修身 试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广阔而深厚的历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信。 新课标II卷文言文阅读为组合文本,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 魏世家》《史记 留侯世家》和《论衡 非韩》。 2024届高考考情 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第14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两件事情表面上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试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2025届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一、系统梳理,巩固基础 1. 高频实词强化 -整理近5年高考真题中反复出现的实词(如“属”“诣”“亟”“赀”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多义项。 - 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易错点,制作卡片分类记忆。 2. 虚词用法归类(重点掌握18个核心虚词(之、其、而、以、于等),结合例句总结其在不同句式中的用法。 注意虚词在固定结构中的作用(如“所以”“奈何”“孰与”) 2025届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一、系统梳理,巩固基础 3. 熟悉掌握判断句式与语法 1)熟练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标注典型例句。 2)强化对虚词、语序的敏感度,如“见……于”“唯……是……”等标志性结构。 4. 文化常识补漏 建议自行整理高频考点:官职升降(擢、迁、谪)、科举制度(进士、乡试)、礼仪习俗(稽首、加冠)等,结合课文注释记忆。 2025届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二、专项突破,精准提分(后面详细展开) 1. 断句题关注虚词(夫、盖、矣、哉)、对话标志(曰、云)、对称句式、人名地名等断句标志。 - 通过朗读培养语感,注意主谓宾完整性,排除干扰项。 2. 翻译题 1)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2)步骤:①拆分句子结构;②逐字对应翻译;③调整语序(补省略、调倒装);④检查通顺度。 重点攻克得分点:实词、虚词、句式(每点1分)。 2025届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备考建议 二、专项突破,精准提分(精简讲) 3. 文意理解题 警惕“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颠倒”等常见设误类型,比对原文细节(时间、人物、事件),养成边读边圈画关键信息的习惯(人物关系、官职变动、事件结果)。 4. 简答题(新高考趋势) - 关注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作者观点等,答题时紧扣文本,分点概括。 二轮复习重在查漏补缺,不必纠结偏难怪题,以高频考点和自身薄弱项为主攻方向。建议大家保持每日20分钟文言文练习,稳定手感,避免生疏。通过系统梳理与针对性训练,文言文模块可成为提分突破口。坚持“基础+技巧+实战”三结合,定能稳步提升! 【第二章节】 文言文一轮复习要点回顾 知识点简要回顾 No.1实词释义(含实词辨析)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