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8单元 第2课 二维码大揭秘 (湘科版)四年级 下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认识二维码技术在保护与分享信息中的作用,理解其在隐私和安全方面的影响,培养负责任的数字公民意识。 能运用二维码技术进行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与传递,推动创新学习实践,激发在数字工具中创新使用的潜力。 掌握二维码的编码与解码原理,包括其纠错机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如何使用算法生成和读取二维码。 理解二维码的基本结构和外观特征,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二维码及其用途,增强对信息编码形式的敏感性。 02 新知导入 二维码全部都是黑白颜色的吗? 二维码除了黑白颜色以外,还有彩色的二维码,以及形状各异的二维码。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生活中的二维码多种多样,不仅颜色、大小、形态各异,甚至还可以用实物构建。听昕和亮亮很好奇,为什么条形码的“长相”千篇一律,二维码的外形却可以千变万化,个性十足。 体验探索 02 新知导入 1、对比上图中的三个二维码,说说它们的异同之处。 2、分别扫描以上二维码,看看它们是否都能被识别出来识别的结果是什么。 体验探索 1、三个均为标准结构,包含定位点和数据区域。不同之处在于设计和配色,分别为足球形状的黑白色、圆形背景的绿色、和灯泡轮廓的黄色背景。 2、识别出来为纯文本“IDO”。 03 新知讲解 一、二维码的外观与结构 二维码中的黑白小方块称为“码元”。码元的颜色是可以改变的,黑色码元用深色替换,代表二进制“1”,白色码元用浅色替换,代表二进制“0”,就可以生成彩色二维码。 03 新知讲解 扫描时,识别软件通常会先将它们转化成黑白图像再识别。注意,如果代表“0”和“1”的两种颜色太过接近,可能会导致二维码无法被识别。 03 新知讲解 二维码有不同“版本”,每个版本都具有固定的码元数量。从版本1开始,在纵向和横向上分别以4码元为单位逐渐增加,一直到版本40。 03 新知讲解 可以看出,版本越高,二维码的码元越密集。仔细观察会发现,二维码的三个角落都分布着一个“回”形小方框。它们是“位置探测图形”,用来帮助扫码设备确定二维码的位置和方向。 02 新知导入 探究实践 扫描以下二维码,看看能否扫码成功。尝试旋转多个角度,看看是否都能扫描识别。 扫描二维码可以从多个角度,横、竖、斜着扫都能识别成功。 03 新知讲解 二维码中还包括一些肉眼较难分辨的功能图形和辅助信息比如校正图形、版本和格式等。 03 新知讲解 二、二维码的纠错功能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尽管二维码局部被污损或不清晰,却仍然能被识别。 03 新知讲解 污损二维码也存在无法恢复的情况,与污损程度和位置有关。 03 新知讲解 基于二维码的纠错功能,可以将一些个性图案与二维码进行结合,生成个性化并能被识别的二维码。个性二维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04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二维码的三个"回"形定位角有什么作用? A) 装饰好看 B) 帮助扫码设备确定位置和方向 C) 显示二维码的版本号 D) 存储额外信息 2、二维码的版本越高,码元数量会怎样变化? A) 越少 B) 越多 C) 不变 D) 随机变化 3、如果想生成彩色二维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A) 深色代表"1",浅色代表"0“ B) 必须使用黑白颜色 C) 颜色必须超过三种 D) 不需要任何条件 B B A 04 课堂练习 4、二维码的纠错功能主要依赖哪种技术? A) 图像放大 B) 里德-所罗门纠错算法 C) 颜色对比增强 D) 人工修复 5、市政设施扫码报修的优势是什么? A) 需要打电话沟通 B) 提高维修效率 C) 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