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4770

第三章 重点突破练(三)(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673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遗传,必修,2019,科版,2份
    (课件网) 重点突破练(三)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B C C C C D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C 题号 13 答案 (1)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2)R型菌 R型菌+S型菌 DNA酶 不同组别细菌的临时装片 (3)32P 35S 搅拌 沉淀物 (4)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14 答案 (1)小肠黏膜层细胞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答出只有a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即给分) (2)a、b、c 转录 (3)同位素示踪 密度梯度离心 15NH4Cl (4)作为对照 1、2、3 (5)①1/4中带,3/4轻带 ②不能 题号 15 答案 (1)转录 细胞核 RNA聚合 磷酸二酯 五碳糖种类不同(或②含有脱氧核糖,③含有核糖) (2)核孔 从左向右 终止密码子 tRNA、rRNA 不一定 (3)丙氨酸 题组一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2024·嘉兴高一期中)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加热 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 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 是DNA D.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甲组培养皿中既有R型菌落也有S型 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 的活性,但也有未转化的R型菌,A 正确; 乙组提取物中加入了蛋白酶,培养 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所以可推 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由于加入了DNA酶,所以可推测转化物质是DNA,C正确; 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蛋白质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正确。 答案 2.(2020·浙江1月选考,23)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 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 菌体 C.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标记的噬菌 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 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 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 体DNA,说明这一部分DNA没 有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在一起,不会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 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 在侵染过程中,DNA进入大肠 杆菌体内,由于噬菌体繁殖所 需原料来自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且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可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和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B正确; 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所以乙组不会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C错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3.(2024·浙江衢温“5+1”联盟期中)如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然后注入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线代表S型菌,虚线代表R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