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情绪管理、社交技能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二年级是小学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认识和情感方面是一个飞跃转型的发展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上。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是一次质的飞跃。从进人校门开始,学校生活便成为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渐的适应学校生活并且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适应能等等,对于小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1.我们能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且在合作中收获友谊。 2.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玩具和衣服。 3.与人沟通必不可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重在沟通。 4.正确的对待学习,用心去体会其中的乐趣。 5.遇到挫折坎坷不灰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6.共同遵守道德规范,把文明礼仪融入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中。 五.教学重难点 思维方式多样化,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情绪趋于稳定,情感有一定的选择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他们更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下,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六.教学措施 1.根据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从每两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3.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4.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5.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 七.教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2 在合作中收获友谊 3-4 过度依赖要不得 5-6 同学沟通有技巧 7-8 新知识的喜悦 9-10 别灰心,你能行 11-12 文明礼仪伴我行 八.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3.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感受和收获。 通过以上计划,帮助二年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成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课题 在合作中收获友谊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合作是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合作技巧,如倾听、分享、互相帮助等。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他人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和友谊。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学会合作技巧,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合作意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分组道具,如不同颜色的卡片,用于随机分组。2.游戏道具,制作“合作之星”评比栏和小贴纸,用于奖励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入1. 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