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15课 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2、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程标准 壹 经济之变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领 域 新现象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①新的品种输入和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玉米、甘薯) ②江南等地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农副产品商品化 南方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生产 ①白银大量流入,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和商业资本集聚。 张居正一条鞭法,赋役征银 ②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如徽商和晋商。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壹 经济之变 难点突破———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产生标志: 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2)时间地点: 明朝中后期,江南(苏杭、松江)一些手工业部门。 (3)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工业部门: 丝织业、榨油业、制瓷业等。 (5)发展状况: 拓展到其他工业部门,清朝时期继续发展,但十分缓慢 壹 经济之变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材料: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地租,主要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 壹 经济之变 思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不比西方晚多少,可是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呢? 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金、市场、劳动力、原料) “海禁”和闭关锁国 重农抑商 文化专制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贰 思想之变 陆王心学 【南宋】 陆九渊 【明中期】 王守仁 阳明先生 象山先生 贰 思想之变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 【明末】 李贽 【明清之际】 黄宗羲 【明清之际】 顾炎武 【明清之际】王夫之 温陵居士 梨洲先生 亭林先生 船山先生 贰 思想之变 材料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明代施复的手工工场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重点探究———思想领域出现变化的背景 贰 思想之变 材料2: 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同时,江南一带的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明《南都繁会图》 阶层:市民阶层崛起(工商业者),追求个性、平等、自由 重点探究———思想领域出现变化的背景 贰 思想之变 材料1: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 ———乾隆《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材料2:明末,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被推翻;清军入关后,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强烈反抗。 西学东渐:从明末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黑暗,吏治腐败,矛盾尖锐。 重点探究———思想领域出现变化的背景 贰 思想之变 材料3:文化专制主义的伴行,又使思想领域一家独尊,空谈成风,官学完全沦为维护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的工具。 材料4: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带来了西方的器物和技术,如自鸣钟、历法、测量等,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 西学东渐:从明末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思想文化:①理学僵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 ②西学东渐,近代科技、文化传入中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重点探究———思想领域出现变化的背景 贰 思想之变 重点探究———思想领域出现变化的背景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