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9951

1社戏 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59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社戏,同步,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
  • cover
1 社 戏 文学常识 课文选自《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字词过关 1. 字音字形      归省(xǐng) 行(háng)辈 凫(fú)水 xù絮叨 zhǔ嘱咐 dài怠慢 欺wǔ侮 cuān撺掇 yǒng踊跃 jiǎo皎洁 mí弥散 chán潺潺 2. 词语释义 [归省] 回家探望父母。 [絮叨] 形容说话啰唆。 [撺掇]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 游泳。 [皎洁] (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纠葛] 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3. 词语辨析 [屹立—矗立] 两个词都有“高高地立着”的意思。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 矗立:高耸地立着。一般用于物。 主旨归纳 课文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一课一讲 鲁迅笔下的江南风情 平桥水乡之美 碧绿的豆麦田(视觉),豆麦、水草的清香(嗅觉),月色朦胧,连山淡黑起伏(视觉),横笛宛转悠扬(听觉),多感官综合运用,描写了夜里水乡静谧、清净的景色。 童稚友好之美 每天陪着“我”掘蚯蚓、钓虾、放牛。 一起划船,陪“我”去看社戏;一起偷豆,剥豆,吃豆;尤其是阿发带着小伙伴偷自己家的豆;自作聪明地设计应对八公公指责的说辞。 民风淳朴之美 大人间和睦相处,愿意自家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借八公公的船看戏,用八公公的柴、盐煮豆,八公公细心,发现也没有“纠葛”。偷六一公公的豆,并未被责骂,得知是请“我”吃豆,又送了一大碗。 拓展链接 关于看社戏的时间 赵庄举办社戏的真正时节,往往被“春赛”之名所误导,以为那是春日里的一场盛会。然而,细品鲁迅先生的《社戏》,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文中那“碧绿的豆麦田地”,洋溢着初夏独有的勃勃生机,而“罗汉豆正旺相”的描述,更是精准地揭示了时节———罗汉豆,即蚕豆,作为浙东地区的越冬作物,其生命周期跨越春冬,直至清明后才开始挂果,至初夏时分方得成熟,方可采摘煮食。由此推断,赵庄的社戏并非春日初绽的嫩芽之宴,而是初夏时节,万物繁盛之时的庆典。这样的时节,不仅作物丰收,人心亦如这天气一般,温暖而明媚,为社戏平添了几分热闹与喜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苏州戏曲文化历史yōu久,在戏曲博物馆内, 至今还保留着一座著名的古典戏台。雕花贴彩,金bì辉煌,构筑精巧,风格独特,见到的人无不[甲]       。 苏州戏曲博物馆zuò落在中张家巷,坐北朝南,门前蹲着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 一排整齐的砖贴蝴蝶墙,飞檐高翘的吹鼓楼分列两侧,正中黑漆大门上扣着赤铜兽环,气宇[乙]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yōu(  )久 金bì(  )辉煌 zuò(  )落 (2) 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精妙绝伦 高昂 B. 叹为观止 轩昂 C. 精妙绝伦 轩昂 D. 叹为观止 高昂 2. 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下面文段补充完整,使之构成排比句。   《社戏》是一幅      的风情画;《社戏》是一曲      的人物赞歌;《社戏》是一首      的童年抒情诗。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C. 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 课文中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旦角。 (一)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