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文学常识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作家,曾任中国藏学-出卷网-总编辑。 字词过关 1. 字音字形 棱(léng)角 骤(zhòu)然 虔(qián)诚 恭(gōng)顺 rú蠕动 qī凄凉 懈dài怠 dūn敦实 wān蜿蜒 消zhǎng长 衰jié竭 漫yì溢 演yì绎 lí黧黑 xuàn眩晕 zǔ诅咒 2. 词语释义 [虔诚] 恭敬而有诚意。 [演绎] 铺陈,发挥;展现,表现。 [安营扎寨] 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秋高气爽] 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风云变幻] 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复杂多变。 [接踵而至] 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历历在目] 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 [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3. 词语辨析 [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两个词都有“不中断”的意思。 络绎不绝: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主旨归纳 课文通过描写作者自己跟随电影摄制组到各拉丹冬并见证冰塔林奇观,表现了冰塔林的无穷魅力,歌颂了探险者的献身精神,表达了对大自然伟力的赞叹和对各拉丹冬的热爱、赞美与崇敬之情。 一课一讲 “移步换景”的写法 “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如,本文按照作者行踪地点的变化依次描写了各拉丹冬山峰的壮美景色。先来到各拉丹冬,欣赏到了外观景象;然后写了在冰塔林的砾石堆上四面观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景;接着来到冰塔林,描写了冰山和冰塔林整体结构和冰塔林内部的奇美景象。这就是典型的“移步换景”的写法。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才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时,还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拓展链接 有关“长江”的诗词句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 李白《望天门山》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 杨慎《临江仙》 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mèi,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 (形容来和去迅速),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嶂中一现尊容。 冰山是琼瑶仙境,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zhě,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明 mèi( ) 琼( )瑶 皱zhě( ) (2) 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 根据文段中括号里的意思写一个成语: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 人们正在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 C. 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使我回味无穷。 D.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3.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我不仅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渺小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 ,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