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9981

19 登勃朗峰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85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登勃,朗峰,同步,答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19  登勃朗峰 文学常识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字词过关 1.      字音字形 翌(yì)日 穹(qióng)顶 逗(dòu)留 缭(liáo)绕 wǔ妩媚 浮zào躁 颠bǒ簸 kuàng旷野 zhuó灼热 打gé嗝 斑lán斓 chán巉峻 2. 词语释义 [翌日] 次日。 [络绎不绝] 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 [轻歌曼舞] 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瞬息万变] 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纷至沓来]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名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和颜悦色]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3. 词语辨析 [美不胜收—美轮美奂] 两个词都有对美好事物的赞叹之意。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主旨归纳 课文记述了作者游览勃朗峰的经历,一方面描绘了勃朗峰的美景,表现了旅途的无限趣味;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世事人生的无限感慨,告诉人们应好好珍惜美景,积极投身于大自然中,纵享大自然的馈赠。 一课一讲 别样的游记笔法 一般的游记通常采用移步换景法,可课文有别于一般的游记散文。 课文共十一段,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段到第六段,写作者徒步登勃朗峰途中所看到的山野胜景。这部分主要是写景状物,运用的是散文笔法。第二部分从第七段到第十一段,写作者乘敞篷马车赶路途中遇到的奇人逸事。这部分主要是写人记事,运用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令人读之妙趣横生。 文章虽名为《登勃朗峰》,然而作者没有着力描写登山的过程,而是注重对勃朗峰美景的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当地的车夫和导游,向读者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这也正是马克·吐温一贯坚持的在幽默的语言和简明的句法下对社会现实和生活在这个现实中的普通人的深切关注。 拓展链接 欧洲名胜———勃朗峰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4810米,法语意为“白色的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勃朗峰地势高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积雪,夏不融化,白雪皑皑,山体约有200平方千米为冰川覆盖。勃朗峰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体育设施,为登山运动胜地;山峰雄伟,风光旖旎,为阿尔卑斯山最大旅游中心。勃朗峰下筑有连接法国、意大利的公路隧道,长11.6千米,1965年建成通车,使巴黎到罗马的里程缩短了约220千米。 19  登勃朗峰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他tiào wàng远方,写下长诗:“勃朗峰耸入高空,shǎn shuò光芒。力,就在那里,这是许多景象、许多声响、许多生死的静穆的力。在没有月光的安详的黑夜之中,在寂寞的白昼,白雪降落到山峰。谁也看不到这番 A (迷蒙 迷人)的景象……”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tiào wàng(    ) shǎn shuò(    ) (2) 文段中,A处应填的词语是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他有一朋友同行,于是这友人也有暇畅饮一番。 B. 能否取缔非法校外课业辅导班,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举措。 C. 为突出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的专家参与节目的制作与策划。 D. 因为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原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B. 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等。 C. 勃朗峰为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四千八百多米,法语意为“最高山峰”。 D. 马克·吐温是著名的幽默大师,在《登勃朗峰》中也不乏幽默的语言。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梦想在珠峰之巅 林嘉 罗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