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0595

20 曹刿论战 同步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28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曹刿,论战,同步,答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20 曹刿论战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 故:① 故克之(      ) ② 公问其故(      ) (2) 从:① 战则请从(      ) ② 民弗从也(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 (2)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本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       ,       。 (2) 许多成语出自古代诗文,如“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中“       ,        ,三而竭”。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是纪传体史书。 B. “牺牲玉帛”是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玉帛”指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C.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D.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曹刿论战》所写的长勺之战就是其中之一。 (一)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 解释下列加点词。 (1) 公将鼓之(      ) (2) 公将驰之(      ) (3) 既克(      ) (4) 望其旗靡(      )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7. 选段中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鲁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十分鲜明。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 (二)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宫之奇谏假道 虞公曰:“吾享祀丰洁①,神必据②我。”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③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④,将在德矣。若晋取虞⑤,而明德以荐馨香⑥,神其吐⑦之乎 ”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⑧,曰:“虞不腊⑨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 ① 享祀丰洁:祭祀的物品丰盛洁净。 ② 据:保佑。 ③ 繄(yī):句中语气词。 ④ 冯(píng)依:依附。冯,同“凭”。 ⑤ 若晋取虞:如果晋国夺取虞国。 ⑥ 而明德以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 ⑦ 吐:指吐出所祭之物。 ⑧ 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 ⑨ 腊:岁终祭祀。 8.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三处) 如 是 则 非 德 民 不 和 神 不 享 矣 9. 解释下列加点词。 (1) 惟德是依(      ) (2) 惟德是辅(      ) (3) 民不易物(      ) (4) 弗听,许晋使(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11. (链接教材)比较阅读《曹刿论战》和选文,课文中的鲁庄公和选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课文从“                �———�可看出,选文从“             �———�可看出。(用原文语句作答) 12. 选文中,宫之奇认为神保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什么 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3. 《曹刿论战》中,曹刿对战争的论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同学们想到了“智”字。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智’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 (1) [源流追踪] “智”甲骨文,一边即“木制武器”,一边即“矢,弓箭”,中间即“口,谈论”。“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