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诗词曲五首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千古/兴亡多少事 B. 惶恐滩头/说惶恐 C. 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望/西都,意/踌躇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十五从军征》中描写主人公回家看到的景象的诗句: , 。 , 。 (2)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 , 。 (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词句: , 。 (4)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5)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 , ; , 。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B.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作者是辛弃疾。其中“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是词的题目。 C.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D.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婉约著称。 (一) 阅读课内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 下列对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很好地烘托了送别这一主题。 B. “北风卷地白草折”将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写风势之猛,暗示环境的空旷、荒芜。 C. “愁”字既写当时天气状况,又为后文离别分手作了暗示,隐约透露诗人的担忧。 D. “归客”指即将回京的武判官。“胡琴琵琶与羌笛”让人联想到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及送别的愉悦心情。 5.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6.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句中的“掣”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诗句。 8. 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二) 阅读课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从 军 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0.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 ① 吴公台: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 ② 摇落:零落,凋谢。 11. 古代文人有“登高必赋”的传统,下列诗句不属于登高题材作品的一项是 ( ) A.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2. (链接教材)这首诗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 13. 班上准备举行一场“古代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会,要求每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