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过关试题 姓名: 班级: 满分:45分 得分: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题目。(9分) 鱼我所欲也 (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所恶有甚于死者(讨厌,憎恨) B.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C.万钟于我何加焉(虚报) D.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从前) (2)下面各项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 B.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所欲有甚于生者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蹴尔而与之 长跪而谢之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开头,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生动。 B.孟子说理善用精妙的比喻、精当的对比,语言纵横驰骋,气势恢宏。 C.文章第二段讲述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D.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表明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题目。(9分) 曹刿论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又何间焉 间:参与 B.弗敢加也 加:虚夸,夸大 C.小大之狱 狱:案件 D.一鼓作气 鼓:军鼓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必以分人 以君为长者 B.登轼而望之 吾妻之美我者 C.惧有伏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D.战于长勺 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曹刿论战》的主旨并非记叙齐鲁长勺之战,而是论述曹刿关于战争的理论。 B.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智谋。 C.对史料的精当剪裁是本文的显著特点,详写战争过程,略写战前准备。 D.本文行文中散句、对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题目。(9分) 出师表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B.此皆良实(忠良诚实)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D.悉以咨之(询问)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皆以美于徐公 B.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其境过清 C.可计日而待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D.先帝称之日能 已而之细柳营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选文第①段通过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C.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核心是赏罚分明。 D.选文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中,饱含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题目。(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朝服衣冠 服:穿戴 B.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C.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 D.闻寡人之耳者 闻 :听到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徒以有先生也 B.吾妻之美我者 辍耕之垄上 C.欲有求于我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 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夺而杀尉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情节可以概括为:三问答--三类比--三变化--三赏赐。 B.妻、妾、客回答邹忌的问题时,都是赞扬他,但因身份不同而在语气上有所差别。 C.齐王下令进谏,并且分上、中、下三等赏赐,表现出一位贤明君王的特点。 D.邹忌的讽谏艺术在于以小见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 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题目。(9分) 陈涉世家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苟富贵 苟:如果 B.今亡亦死 亡:逃跑 C.或以为死 或:或者 D.等死 等:同样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辍耕之垄上 然侍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