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1384

2025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解析版)

日期:2025-04-0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5次 大小:3407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检验,解析,除杂,鉴别,质的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 一、思路方法 1.物质的检验 (1)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气味:NH3有特殊的气味 颜色: 吸放热: (2)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如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对所给物质进行检验。 2.物质的鉴别 (1)鉴别的原则 ①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现象明显:使待鉴别物质的现象对比度或区分度较大。 ③防止干扰:鉴别Cl-和S时,只能用Ba(NO3)2或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原因:Ag2SO4微溶于水,会干扰Cl-的鉴别)。 (2)思路 ①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用试纸,四用点火,五用试剂。 ②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验气体,三辨沉淀。 3.物质的除杂 (1)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①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即除杂试剂不能与被提纯物质反应。 ③易分离:将杂质转化为与主要成分状态不同的物质(如沉淀、气体或水),易分离。 ④易复原:若原混合物为固体,应考虑除杂后,容易将除杂后的物质恢复到初始状态。 (2)除杂的方法 ①物理方法 a.过滤:可用于将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分离,如粗盐的提纯。 b.结晶:可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的分离,如KNO3与NaCl的分离。 c.蒸馏:可用于沸点不同的物质的分离,如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 ②化学方法 a.化气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稀盐酸。 b.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再过滤除去,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可加入适量BaCl2。 c.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如除去Zn(NO3)2溶液中的Fe(NO3)2,可加入足量的Zn,再过滤。 d.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如除去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e.加热法:通过加热将易受热分解的杂质除去,如除去CaO中的CaCO3,可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CaCO3。 f.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如除去C中的CuO,可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H2SO4,再过滤,可得C。 二、解题步骤 1.物质鉴别步骤 (1)取少许样品(有时可溶性固体需配成溶液) (2)加入少量试剂(不加试剂的两两滴加) (3)观察实验现象 (4)得出结论。 2.化肥的鉴别步骤 (1)看外观:氮肥、钾肥大多都是白色晶体;磷肥大多是灰白色粉末。 (2)加水:氮肥、钾肥都溶于水;磷肥大多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3)加熟石灰研磨:铵态氮肥(铵盐)能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3.溶液除杂 (1)先确定被提纯物质和杂质所含的离子:如除去NaCl中含有的少量Na2CO3,被提纯物质中含有Na+和Cl-,杂质中含有Na+和C; (2)确定杂质离子,即被提纯物质中不含有的离子C; (3)先确定除杂试剂的一种离子,即能与C反应的离子:如H+、Ca2+或Ba2+等; (4)确定除杂试剂的另一种离子,即不能引入其他离子,则另一种离子应为Cl-; (5)确定除杂试剂:将确定的阴、阳离子结合,即HCl、CaCl2或BaCl2。 三、解题模型 类型1 物质的检验 1.常见气体的检验 物质 检验方法 现象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2 通过灼热的CuO,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 固体变红,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CO 通过灼热的CuO,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2O 通过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 白色粉末变蓝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 H+ 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②加入Zn、Fe等活泼金属③加入Na2CO3等 溶液变红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 OH- 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C 滴加稀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