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复习 课后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一、选择题 1.图中实验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 2.在抗震救灾中,可使用次氯酸钙做消毒剂。下列关于次氯酸钙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粉末 B.易溶于水 C.强氧化性 D.有臭味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熟石灰呈碱性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 用作冰箱除味剂 C 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用于食品充氮防腐 D 干冰升华吸热 用于人工降雨 二、非选择题 6.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为_____。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 (3)蒸发时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和_____(填字母),当_____时停止加热。 (4)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 创新题 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空气 ②维生素D ③甲烷 ④焦炭 ⑤镁粉 ⑥塑料 ⑦加碘食盐 (1)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2)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是_____。 (3)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金属是_____。 (4)可能造成环境“白色污染”的有机物是_____。 (5)能为人体健康提供必需微量元素的物质是_____。 8.某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三道考题:①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②CO2的制取和收集;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某同学抽签后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过程是_____。 (3)步骤④中,如果试管内壁附有油污时,应用试管刷蘸取_____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 (4)该同学抽到的是第_____题。 拓展性作业 一、选择题 9.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升华 10.实验时发生意外需及时处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过滤液体滤纸被戳破———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B.蒸发时食盐四处飞溅———撤去酒精灯并不断搅拌 C.触碰热试管手被烫伤———冷水冲洗后涂抹烫伤膏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涂硼酸溶液 11.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曲线Z表示氧气 B.通过实验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 C.200 s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76.66% D.Y的体积分数在60 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 二、非选择题 12.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